页面

2012年2月7日星期二

达尔文所提出的天择说

演化的原动力

   生物演化的原动力来自两个步骤,一是 个体变异  二是 环境的选择 

个体变异的因素来自亲代的遗传,遗传造成族群中的个体性状不同,适应能力也不同,变异产生的性状表现型对既存生物体究竟是有利或有害,通常又与环境的变动与否有关;有时原来是有害的或中性的基因,在环境发生变化后,却可能成为适应新环境的有利基因。
产生遗传变异的因素来自基因的突变,有性生殖时基因的重组、染色体的互换也会造成了遗传性状的变异。 因此,后代的变异增大,随之也使其对变动后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
下面的例子说明既存的个体的变异,加上不同环境的改变,造成不同演化情形。



保护色的形成

(1)免子族群中有不同毛色的性状。
(2)鹰类捕食免子是随机的。
(3)火山爆发,红色的火山灰盖满了生活环境。
(4)鹰类捕捉了其他毛色的兔子。
rabbit07.jpg (9525 bytes)(5)红色毛的免子因与环境背景相似,不易被鹰类捕捉,代代相传下来。
rabbit05.jpg (13378 bytes)(6)若是冰河时期来临,则环境被雪覆盖为白的。
rabbit06.jpg (18674 bytes)(7)白色以外毛色的兔子,在雪地太过明显而被鹰类捕捉。
rabbit08.jpg (11790 bytes)(8)白色毛的免子与背景环境类似而不易被鹰类捕捉而存活下来。



天择说

达尔文所提出的天择说,可综合为下列四点:
(1)
产生变异:个体间的性状常有许多差异,这些变异可以遗传。
长颈鹿的祖先有长颈的和短颈的
(2)
过度繁殖:各种生物经生殖作用产生的后代,其数目常较亲代大很多。
长颈的和短颈繁殖的愈来愈多
(3)
生存竞争:食物和空间的有限,引起生存竞争。
当树较底下的叶子吃完后,长颈鹿可以吃到较高的树叶,而短颈鹿则吃不到树叶。
(4)
适者生存:生存竞争的结果,使得性状适合的个体生存下来。
短颈鹿因为吃不到树叶而遭到淘汰死亡。


接下来看看一些有关演化的有趣短片吧!


辛普森家庭版:生物演化史



機械版:生物演化史



这里还有一个网页,里面可以链接到一个台湾人做的,关于演化的网页。-->点我浏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