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2年8月1日星期三

两栖动物(Amphibia)

两栖动物(Amphibia)

两栖动物(学名:Amphibia)包括所有生没有卵殼的卵,拥有四肢的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的皮肤裸露,表面没有鳞片,毛发等覆盖,但是可以分泌粘液以保持身体的湿润;其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进行呼吸,长大后用肺兼皮肤呼吸。两栖动物可以爬上陆地,但是不能一生离水,因为可以在两处生存环境,称为两栖。它是脊椎动物从水栖到陆栖的过渡类型。现在大约有三千多种两栖动物。两栖动物是变温动物。

两栖动物是最原始的陆生脊椎动物,既有适应陆地生活的新的性状,又有从鱼类祖先继承下来的适应水生生活的性状。多数两栖动物需要在水中产卵,发育过程中有变态,幼体(蝌蚪)接近于鱼类,而成体可以在陆地生活,但是有些两栖动物进行胎生或卵胎生,不需要产卵,有些从卵中孵化出来几乎就已经完成了变态,还有些终生保持幼体的形态。两栖类起源于距今约三亿多年前的泥盆纪。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鱼类从水到陆逐渐自我完善达到了质变并适应陆地新环境,因而形成了两栖动物,它们是最早的登陆四足动物。


两栖动物通过皮肤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它们也有其他呼吸器官,如所有两栖类动物的幼体都有鳃,一些物种的成年也有鳃,许多物种的成年有肺。还有一些两栖动物可以依靠嘴的黏膜呼吸。

大多数两栖动物在水里产卵,他们在水里被孵化成幼体,进而发育到成年,这个过程叫作蜕变(metamorphosis)。两栖动物多是食肉的,一些两栖动物的幼体只吃水生动物,如小昆虫、软体动物、甲壳类和虫子,还有一些则以藻类或动物遗体为食。成年的两栖类可以吃活的水生动物,甚至是小型的鸟类和哺乳动物。一些两栖动物在幼体阶段尾巴或腿有再生能力,有些甚至在蜕变后短期内还有这种能力。


两栖动物分为三纲,两个已经灭绝,现存一类包括三目。

  1. 迷齿亚纲 Labyrinthodontia(已灭绝)
  2. 壳椎亚纲 Lepospondyli(已灭绝)
  3. 滑体亚纲 Lissamphibia


蚓螈和卵(点我看更多图片
  • 无足目 Apoda(又称蚓螈目Gymnophiona或裸蛇目Gymnophiona):本目共5科、34属、170种
  • 有尾目 Caudata(又称蝾螈目Salamandriformes):本目共9科、60属、358种,如娃娃鱼、蠑螈
  • 无尾目 Anura(又称蛙形目Raniformes):本目共20科、303属、3,700种,如青蛙、蟾蜍

繁殖与成长


两栖动物繁殖时候需要水,因为它们的卵要生在水里。刚从卵裡出来的幼体形态似鱼(如蝌蚪)用鳃呼吸,有侧线,依靠尾鳍游泳。然后经变态(metamorphosis)才能上陆生活。一般来说,它们最后会离开水,但是并非所有两栖动物都是这样。它们成长过程中最明显的是长出四条腿来在陆地上行走,另外还有:

  • 身体分为头、躯干、尾和四肢四部分
  • 鱼鳃改为别的呼吸器,如肺
  • 皮肤变为可以交換氣體的器官
  • 眼睛加了活动性眼睑,下眼睑连有瞬膜
  • 在蛙蟾类的眼后常有一圆形鼓膜(tympanic membrance)覆盖在中耳(middle ear或称鼓室tympnic cavity)外壁,内接耳柱骨(columella),并出现耳咽管(eustachian tube)
蝌蚪

蝌蚪是蛙、蟾蜍、蝾螈、鲵等两栖类动物的幼体,刚孵化出来的蝌蚪,身体呈纺锤形,无四肢、口和内鳃,生有侧扁的长尾,头部两侧生有分枝的外鳃,吸附在水草上,靠体内残存的卵黄供给营养。与蝾螈幼体相比,蛙和蟾蜍的蝌蚪体短、卵形、尾宽、口小、无外鳃。内鳃被鳃盖覆盖。

体色较浅、身体略呈圆形、尾巴长、口长在头部前端的是青蛙的蝌蚪。身体呈黑色而尾巴较浅、体形呈椭圆形、尾巴短、口在头部前端腹面的则是蟾蜍的蝌蚪。蟾蜍的蝌蚪呈黑色,口在头的前端腹面上,青蛙的蝌蚪体色较浅,口在头的前端。蛤蟆的蝌蚪比青蛙的个头小。密集成群的是蟾蜍的蝌蚪,较为分散的大都是青蛙的蝌蚪。

蝾螈

娃娃魚,因其叫声也似婴儿哭啼声,故俗称“娃娃鱼”,別名大鯢(Andrias davianus),可在中国、日本的溪涧、池塘里发现,一般寿命50至60年,有说能生存达80至100年,屬中國二級保護動物,為特有物種,最長可超過1米。 由於肉味鮮美,慘遭捕殺,資源受到嚴重破壞。
蝾螈幼体
娃娃鱼的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 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 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五后四,具微蹼。 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 体表光滑,布满粘液。 身体背面为黑色和棕红色相杂,腹面颜色浅淡。
几种蝾螈
娃娃鱼生活在山区的清澈溪流中,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洞穴位于水面以下。 每年7~8月间产卵,每尾产卵300枚以上,雄鲵将卵带绕在背上,2~3周后孵化。
娃娃鱼的视频

市面上卖的娃娃鱼一般都是蝾螈(Salamander),又称火蜥蜴, 全世界大约有400多种,分属有尾目下的10个科,包括北螈、蝾螈、大隐鳃鲵(一种大型的水栖蝾螈)。 它们大部分栖息在淡水和沼泽地区,主要是北半球的温带区域。  它的幼体没有经历变态发育,所以在成年时仍保留了水生和带腮的特点。

娃娃鱼介绍

它是蝾螈科的1属。体全长61~155毫米。头部扁平;皮肤较光滑有小疣,脊棱弱,舌小而厚,卵圆形。 现有6种及亚种,均分布于亚洲东部。 日本有剑尾蝾螈和红腹蝾螈两种。
虎纹蝾螈的视频

它与蛙类不同,一生都长着一条长尾巴,体表没有鳞。 蝾螈的体表因半透性,而导致水份的散失,所以多数的蝾螈都栖活于潮湿的环境中,陆栖能力好一点的种类可以离水较远,但生活的环境仍以潮湿的苔癣环境为主,至于那些如大鲵等对水份较为依赖的种类,则多偏好生活在低温且水质清洁的环境中。蝾螈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因为它们能够再生绝大部分肢体。

青蛙

青蛙,英文名frog。是两栖类动物,最原始的青蛙在三叠纪早期开始进化。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始蛙亚目、中蛙亚目、新蛙亚目。


青蛙的身体分头、躯干、四肢三部分,皮肤光滑。
运动捕食方面就是:游、跳、用舌捕食。
繁殖发育方面是:卵生、发育变态。
生活环境是:小时候只能生活在水中,长大后还可以到陆地上生活
青蛙用肺来呼吸,但也可以通过湿润的皮肤从空气中吸取氧气。它皮肤里的各种色素细胞还会随湿度温度的高低扩散或收缩,从而发生肤色深浅变化。青蛙平时栖息在稻田、池塘、水沟或河流沿岸的草丛中,有时也潜伏在水里。一般是夜晚捕食。

蛙和蟾蜍这两类动物没有太严格的区别,有的一科中同时包括两种。一般来说,蟾蜍多在陆地生活,因此皮肤多粗糙;蛙体形较苗条,多善于游泳。两种体形相似,颈部不明显,无肋骨。前肢的尺骨与桡骨愈合,后肢的胫骨与腓骨愈合,因此爪不能灵活转动,但四肢肌肉发达。



蟾蜍

蟾蜍,俗称癞蛤蟆,是无尾目、蟾蜍科动物的总称。最常见的蟾蜍是大蟾蜍,俗称癞蛤蟆。蟾蜍皮肤粗糙,背面长满了大大小小的疙瘩,这是皮脂腺。其中最大的一对是位于头侧鼓膜上方的耳后腺。这些腺体分泌的白色毒液,是制作蟾酥的原料。大约有300多种蟾蜍,它们分属26个属。蟾蜍会通过吸气,让身体膨胀起来,并用四条腿把身体撑起来,来威慑攻击者。
稀有的蟾蜍Surinam toads,其幼儿在母亲背上发育成为成体后才出来

白天,大蟾蜍多隐蔽在阴暗的地方,如石下、土洞内或草丛中。傍晚,在池塘、田边等处活动,尤其雨后常集中于干燥地方捕食各种害虫。蟾蜍冬季多潜伏在水底淤泥里,有些也在陆上泥土里越冬。蟾蜍是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捕食的对象是蜗牛、蛞蝓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