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2年6月29日星期五

棘皮动物

棘皮动物

当你在海边的岩礁、海藻间漫步的时候,你可以见到一些海滨动物,如海星、海胆、海参等。这些动物的身体表面都长有许多长短不一的棘状突起,所以这些动物又叫作棘皮动物。

棘皮动物包括海星sea stars、陽燧足(海蛇尾、脆星)brittle stars、海膽sea urchins、海蔘sea urchins、沙錢sand dollars、海百合sea lilies。牠們大部分是底棲動物,是海洋中十分常見的動物,從潮間帶到海洋深處,都可看見牠們的身影。

海生棘皮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的一个特殊的门类,人们对五角星形的海星和扁卵形或饼状的海胆,可能并不陌生。它们的身上都长有骨针状的刺,有的海胆像一只小刺猬。有的石灰质骨片包在表皮下,并常往外突出成棘,故称棘皮动物。棘有防卫作用,有时又作移动的器官。它们身体的另一个特征是有一种特殊的水管系统,伸出后成为步足,这也是它们的运动器官。一般来说,它们与人类生活上的联系较少。不过,在无脊椎动物的发展史上,它们却是一类很有意义的动物。

棘皮动物在体制发展水平上是一类较复杂和高等的无脊椎动物,从成年个体的形体看,好像它们与动物界中其他任何门类的关系都很遥远。但是,它们的胚胎发生方式(如中胚层的发生方式)和幼体的形态结构,与某些脊索动物异常相似。脊索动物中最重要的就是脊椎动物,由此可见,棘皮动物与脊椎动物的亲缘关系最近。

棘皮动物的身体构造比较有意思,都呈辐射对称,主要是五辐射对称。棘皮动物全部为海产,在陆地和淡水中绝对找不到它们的踪影。到目前为止,在中国海共记录到棘皮动物约600种。

棘皮动物多为雌雄异体,雌雄体在外形上无区别。生殖细胞释放到海水中受精。幼体在发生之初形状相同,在水中浮游,呈两侧对称(与成体完全不同),以后形状则随纲而异,发育成 4种不同类型的幼体:耳状幼体(海参),羽腕幼体(海星),蛇尾幼体和海胆幼体(图2)。海百合幼体呈桶形,与浮游纽鳃类的海樽十分相似,为樽形幼体。

棘皮动物对人类的价值

少数种类的棘皮动物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热带的几种大型海参可作为人的食品,尤其在东方。欧洲、地中海地区、智利等以海胆的成熟性腺为美肴。热带有的海参有毒素,能使许多动物致死。太平洋岛屿土著用从海参组织浸出的毒水杀死鱼。但海参素对人无毒,事实上还能降低某些肿瘤的生长率,可能在医药上有用。有害方面如海星捕食牡蛎,造成损失。加利福尼亚沿岸海胆吃掉有经济价值的海草幼苗,以致使它们无法成长。海星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某些地方破坏珊瑚礁。

海星


海星是棘皮动物中的重要成员。五条腕的海星形状很像五角星,它的口位于口面(腹面),肛门在反口面(背面)。口面为浅黄色或橙色,反口面为浅色底子上衬着紫色或深褐色的斑纹。海星腹部着地,五条腕伸开在浅海的沙地或岩石上不慌不忙地用数目众多的管足(海星的运动器官)爬行。

海星捕食的方法十分奇特,且特别喜欢吃贝类。当海星用腕和管足把食物抓牢后,并不是送到嘴里“吃”,而是把胃从嘴里翻出来,包住食物进行消化,待食物消化后,再把胃缩回体内海星吃贝类,还要加一道工序先用腕和管足把贝类包起来使之窒息而死,把双壳拉开,然后再翻出胃来吞噬。那些消化不了的贝壳,在海星饱餐之后被抛弃掉了。 


看海星如何把胃翻出来(加快了速度的影片)


看阳燧足如何吃一个蚌

海星的绝招是它分身有术。若把海星撕成几块抛入海中,每一碎块会很快重新长出失去的部分,从而长成几个完整的新海星来。例如,沙海星保留一厘米长的腕就能生长出一个完整的新海星,而有的海星本领更大,只要有一截残臂就可以长出一个完整的新海星。海星的再生能力很强。因为它的行动又笨又慢,所以常常会被鱼、鸟撕碎,它的这种本领就是它的防御和繁殖的手段。它的再生能力是如此之强,以致只要还有一个腕,过了几天就能生出4个小腕和一个小口,再过一个月时间,旧腕脱落,又再生一个小腕,于是,一个五腕的海星得以重视。人们在海滨经常可以看到“断腿断臂”的海星,就是受过伤正在再生的海星。由于海星有如此惊人的再生本领,所以断臂缺肢对它来说是件无所谓的小事。目前,科学家们正在探索海星再生能力的奥秘,以便从中得到启示,为人类寻求一种新的医疗方法。

海胆

海胆是棘皮动物家族中的另一成员,它长着一个圆圆的石灰质硬壳,全身武装着硬刺。对居住在海底的“居民”来说,它是难以侵犯的,没有哪个莽撞的家伙敢去碰它。在中国南方,大都在春末夏初开始捕捞海胆;北方的大连紫海胆则是在夏秋两季采集。这时的海胆里面包着一腔橙黄色的卵,卵在硬壳里排列得像个五角星。海胆的卵是一种特殊风味的佳肴,光棘球海胆、紫海胆的卵块是名贵的海珍品。在中国山东半岛北部沿海,如龙口、蓬莱、威海、长岛等地用海胆卵制成的“海胆酱”行销中外。


用饼干喂食海胆的影片


海胆的口和牙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海胆都可以吃,有不少种类是有毒的。这些海胆看上去要比无毒的海胆漂亮得多。例如,生长在南海珊瑚礁间的环刺海胆,它的粗刺上有黑白条纹,细刺为黄色。幼小的环刺海胆的刺上有白色、绿色的彩带,闪闪发光,在细刺的尖端生长着一个倒钩,它一旦刺进皮肤,毒汁就会注入人体,细刺也就断在皮肉中,使皮肤局部红肿疼痛,有的甚至出现心跳加快、全身痉挛等中毒症状。
海胆被螃蟹挖食的影片

海参

在海藻繁茂的海底,生活着一种像黄瓜一样的动物,它们披着褐色或苍绿色的外衣,身上长着许多突出的肉刺,这就是海中的“人参”——海参。海参是棘皮动物中名贵的海珍品。在中国海有20多种食用海参,有些价格昂贵,如刺参、梅花参、乌皱辐肛参等。

海参体呈圆筒状,长10~20厘米,特大的可达30厘米,色暗,多肉刺。触手轮形,17~30个,一般为 20 个。触手坛囊发达。口在前端,多偏于腹面。肛门在后端,多偏于背面。背面一般有疣足,腹面有管足。内骨骼退化为微小骨片。

许多种有从口到肛门5行管足。肛孔兼司呼吸和排出废物。口周围有10根或更多能伸缩触手,用于捕食或掘穴。许多种能从肛门放出内部器官,然后再生新的,为的是逃避敌害。泄殖腔内常有Carapus属隐鱼共生。有许多能放出对小动物致命的毒素,但对人无生命危险。

在中国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沿海,在海水稳静的海湾3米~15米深的岩礁或细泥沙的海底,生活着一种身体背部布满大大小小的圆锥状肉刺的海参,名叫刺参。刺参是海参中最为名贵的一种。它很怕热,每当夏季来临、海水温度升高时,它便爬到深水里,伏在礁石附近,不吃也不动,开始了“夏眠”,一直睡到仲秋季节才开始活动,这一觉足足要睡3 个多月!待到秋高气爽、水温渐凉时,刺参便爬到浅水中,边爬边用树枝状的触手抓起海底含有丰富有机物质的泥沙,吞噬下去。夹在泥沙中的有机物质被消化吸收,消化不了的泥沙被排出体外。正是海参的粪便给那些潜水捕捉海参的人提供了线索。

剖开后的海参内脏

海参遇到敌害时,可以把自己的内脏全部抛出,以转移敌害的注意力,自己趁机逃之夭夭,大约50天后,它可以再生出一副新的内脏。将海参切为数段投放海里,经过3—8个月,每段又会生成一个完整的海参。有的海参还有自切本领,当条件适宜时,能将自身切为数段,以后每段又会长成一个海参。海參還常和一種小魚隱魚共生,即當隱魚遇到敵害時,就飛速鑽入海參的洩殖腔中避難。海參從不拒絕,因為隱魚的排泄物是海參的食料。


看海参防卫时吐出自己的内脏


看鱼如何躲入海参的泄殖腔内

海参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而且还是营养滋补品,对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抑制肿瘤、延年益寿都具有良好的功效。

2012年6月26日星期二

软体动物

软体动物

软体动物门(Mollusca)物种类繁多,生活范围极广,海水、淡水和陆地均有产。已记载130000多种,仅次于节肢动物,为动物界的第二大门。软体动物的结构进一步复杂,机能更趋于完善,它们具有一些与环节动物相同的特征:次生体腔,后肾管,螺旋式卵裂,个体发育中具有担轮幼虫等,因此认为软体动物是由环节动物演化而来,朝着不很活动的生活方式较早分化出来的一支。

本门动物体外大都覆盖有各式各样的贝壳,故通常又称之为贝类。由于它们大多数贝壳华丽,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又较易捕获,因此远在上古渔猎时期,就已被人类利用。其中不少可供食用、药用、农业用、工艺美术业用,也有一些种类有毒,能传播疾病,危害农作物,损坏港湾建筑及交通运输设施,对人类有害。

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益处
①食用价值
海产的鲍、玉螺、香螺、红螺、东风螺、泥螺、蚶、贻贝、扇贝、江珧、牡蛎、文蛤、蛤仔、蛤蜊、蛏、乌贼、枪乌贼、章鱼,淡水产的田螺、螺蛳、蚌、蚬,陆地栖息的蜗牛等肉味鲜美,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②药用价值
鲍的贝壳(中药称石决明),宝贝的贝壳叫海巴,珍珠、乌贼的贝壳叫海螵蛸,以及蚶、牡蛎、文蛤、青蛤等的贝壳等都是中药的常用药材。从鲍鱼、凤螺、海蜗牛、蛤、牡蛎、乌贼等可以提取抗生素和抗肿瘤药物。

③农业价值
产量多的小型软体动物可以做农田肥料或饲料,河蚬可以饲养淡水鱼类。④工业用。软体动物的贝壳是烧石灰的良好原料。珍珠层较厚的贝壳( 如蚌、马蹄螺等 )是制钮扣的原料 。
④工艺用或装饰
很多贝类的贝壳有独特的形状和花纹,富有光泽,绚丽多彩,是古今中外人士喜欢搜集的玩赏品。

⑤地质价值
软体动物门在地质历史时期中有很多可作为指示沉积环境的指相化石。在世界和中国寒武系的最底部,已有单板纲和其他软体动物化石出现,中生界的不少菊石成为洲际范围内划分、对比地层的带化石,有些可用以了解古水域温度和含盐度等;蜗牛化石能反映第四纪气候环境。

害处
陆生的蜗牛、蛞蝓等吃植物的叶、芽,危害蔬菜、果树、烟草等;海洋中的一些肉食性种类,能杀害牡蛎、泥蚶等的幼苗,造成养殖双壳类的损失;一些草食性种类常吃海带、紫菜的幼苗,是藻类养殖的敌害。在淡水和陆生的软体动物中,椎实螺是肝片吸虫的中间宿主,豆螺是华枝睾吸虫的中间宿主,扁卷螺是姜片虫的中间宿主,短沟蜷是肺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对人类的危害十分严重。海洋中的船蛆、海笋等是专门穿凿木材或岩石穴居的种类,对于海洋中的木船、木桩和海港的木、石建筑都有危害。营附着或固着生活的种类常大量附着在船底,可以影响船只的航行速度。有些附着生活的种类,可以堵塞水管,影响生产。


蜗牛
蜗牛並不是生物學上一個分類的名稱,一般是指腹足綱的陸生所有种类。一般西方语言中不区分水生的螺类和陆生的蜗牛,汉语中蜗牛只指陆生种类,虽然也包括许多不同科、属的动物,但形状都相似。
蜗牛卵
蜗牛交配的视频

蜗牛一般生活在比较潮湿,有植物丛中躲避太阳直晒,並且沒有人為干擾的地方。在雜木林、原生林等地區,可以發現比較多的蝸牛種類;即使在花圃或者花園的角落,也有機會發現蝸牛。在寒冷地区生活的蜗牛会冬眠,在热带生活的种类旱季也会休眠,休眠时分泌出的黏液形成一层鈣質薄膜封闭壳口,全身藏在壳中,当气温和湿度合适时就会出来活动。
一般來說,由於蝸牛需要利用碳酸鈣來製造外殼,蝸牛通常生活在石灰質的地區,較少生活在火山或者酸性土壤的地區。由蝸牛的生活環境區分,可以把蝸牛分為地棲性和樹棲性兩種。地棲性蝸牛大部分都喜歡在地面活動,但少數亦會在樹上活動。樹棲性蝸牛一般都生活在樹上或者植物上,它們的腹足可以伸展得很長,方便在樹葉與樹葉之間跨越。
蜗牛几乎分布在全世界各地,不同种类的蜗牛体形大小各异,非洲大蜗牛可长达21公分,在北方野生的种类一般只有不到0.9公分。

~~想看更多图片的可以点击这里~~


牡蛎(蛤)

牡蛎是著名而常见的贝类,有很多别名,在中国的广东、福建称蚝或蚵、蛤,江浙称蛎黄,山东以北称蛎子或海蛎子,其它俗称各地均有不同。在西方国家其很多别名来自养殖地,如蓝蚝和兰厚牡蛎分别养殖在美国蓝点和兰厚湾。它的肉很好吃,营养价值很高,所以人们不但采捕自然生长的种类,而且还想方设法对某些种类进行人工养殖。它同贻贝、扇贝、螠蛏、泥蚶等都是海水养殖的重要对象,在海产品的生产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目前全世界牡蛎的年产量已超过100万吨,可见都非常重视它。

牡蛎也有两个贝壳,但是它的这两个贝壳同贻贝的两个贝壳有很大的不同。贻贝的两个贝壳左右对称,而牡蛎因为是用左壳固着在岩石或其他物体上的,所以两个贝壳的大小、形状都不同:左壳稍大、稍凹,而右壳略小、略平。牡蛎贝壳的形状因种类而不同,即便是同一种,由于固着的岩石的形状不同,也常常有很大差异。

中国沿海所产的牡蛎种类,约有20种左右。最常见的有密鳞牡蛎、近江牡蛎、褶牡蛎、长牡蛎和大连湾牡蛎等5种。

章鱼

章鱼属于头足纲八腕目蛸科,又称蛸(读音xiāo)腕8条,均较长,大小相同;吸盘无柄,也无角质环及小齿;腕间膜(伞膜发达)。鳍小或缺,胴长短于腕长,胴部以皮肤突起,凹陷或以闭锁器与漏斗基部嵌合相连。内壳退化或完全消失。雌体不具缠卵器。有须类外套膜侧具1或2对鳍,腕上有须毛,深海产;无须类无鳍,腕上无须毛。可分为为12科。有的分类系统将八腕目提升为八腕总目Octopodiformes,包括2个目:幽灵蛸科Vampyroteuthidae独立为单科目;其余须蛸科、面蛸科Opisthoteuthidae、十字蛸科Stauroteuthidae、水母蛸科Amphitretidae、异夫蛸科Alloposidae、船蛸科Argonautidae、快蛸科Ocythoidae、水孔蛸科Tremoctopodidae、单盘蛸科Bolitaenidae、蛸科(章鱼科)Octopodidae、玻璃蛸科Vitreledonellidae等11科属于八腕目(章鱼目)Octopoda。
蛸科Octopodidae软体动物门头足纲中最大一科,分布于世界各海域,约有140种。通称章鱼。头部两侧的眼径较小,头前和口周围有腕4对。分布于世界各海域,约有140种。大部分为浅海性种类。蛸科的腕上大多具两行吸盘,右侧或左侧第三腕茎化。腕的顶端变形 ,称“端器”。胴部卵圆形,甚小,内壳仅在背部两侧残留两个小壳针。主要营底栖生活,以龙虾、虾蛄、蟹类、贝类和底栖鱼类为食。蛸的干制品称八蛸干或章鱼干 ,除食用外,在医药上尚有补血益气、收敛生肌的作用。以水蛸Octopus dofleini体型最大,长可达3米,体重达30千克。

看看章鱼这种软体动物如何从一个直径一寸的洞口逃出


再看看这种世界上最聪明的软体动物如何通过变形来欺骗其他生物


看章鱼如何从狭小的瓶口钻出来,还有他的变色本领 


对章鱼所做的3个实验,看得出它究竟聪明在哪里! 

乌贼

乌贼属于头足纲十腕目(Decapoda)的动物。同在这个目的也包括鱿鱼,与鱿鱼不同的是,乌贼有一船形石灰质的硬鞘。腕10条,腕上有具柄的吸盘,并有触角。其中有两腕长,称触腕,一般仅在末端有吸盘。内壳由石灰质或角质构成。胴部两侧大部有鳍。胴部、头部及漏斗基部以软骨的闭锁器相连,雌体一般具缠卵腺。约30科,如深海乌贼科Bathyteuthidae、乌贼科Sepiidae、旋壳乌贼科Sepiidae、后耳乌贼科Sepiadariidae、耳乌贼科Depiolidae、大王乌贼科Architeuthidae、柔鱼科Ommastrephidae、枪乌贼科Loliginidae、爪乌贼科Onychoteuthidae、武装乌贼科Enoploteuthidae、微鳍乌贼科Idiosepiidae等。有的分类系统将十腕目提升为十腕总目Decapodiformes,含深海目、枪形目、微鳍乌贼目、乌贼目、旋壳乌贼目等5目。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和金乌贼Sepia esculenta为常见种,前者是中国产量最大的头足类;中国枪乌贼Loligo chinensis干品称“鱿鱼”;大王乌贼Architeuthis dux体长可达18米,重达30吨,是最大的无脊椎动物;柔鱼Ommatostrephes亦是著名海产,但没鱿鱼柔嫩,也不及其口感,所以价格较低,两者外形极其相似,但区别在于:①柔鱼属开眼类,眼睛最外面有一层透明的表层,称为“假角膜”,有小孔与外界相通,故称“开眼类”;鱿鱼属闭眼类,眼睛假角膜是封闭的,不与外界相通。②柔鱼的肉鳍短,位于胴体的末端,两鳍相接呈心脏形;鱿鱼肉鳍位于胴体两侧,属于胴体后2/3处。③柔鱼个体小,体长一般在300毫米左右;鱿鱼个体大,体长可达600毫米。


看看乌贼怎样改变自己的颜色来迎合周围的环境

2012年6月22日星期五

环节动物

环节动物


环节动物门(Annelida)为两侧对称、分节的裂生体腔动物。已描述的约17000种,常见种有蚯蚓、蚂蟥 、沙蚕等。体长从几毫米到3米。栖息于海洋、淡水或潮湿的土壤,是软底质生境中最占优势的潜居动物。,少数营内寄生生活(花索沙蚕科Arabellidae)。分节性身体由若干相似的体节或环节构成。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和肛部;头部位于身体前端,多由口前叶和围口节组成;躯干部位于头部和肛部之间。肛部具肛门,位于体之后端由1节或若干节组成。除大部分蛭类外,多具几丁质刚毛、疣足。环节动物具真体腔,相邻的体腔由隔膜隔开。寡毛纲、蛭纲雌雄同体,雄性先熟,异体交配受精,具卵茧,且直接发育;多数多毛纲动物生殖产物直接排放在水中,受精卵经螺旋卵裂发育成倒梨形的担轮幼虫。环节动物可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改良土壤。可促进固体废物还原;可供做饵料,增加动物蛋白质,可作为环境指示种;可用于医疗和入药;另外,有的是有害的海洋污着生物。分为多毛纲(Polychaeta)、寡毛纲(Oligochaeta)和蛭纲(Hirudinea)3纲。

分类

环节动物门(Annelida)。体长圆柱形或长而扁平,左右对称,由前后相连的许多环节合成。有的有不分节的附肢,即疣足;有的无附肢,而只有刚毛,以佐运动。体腔多数明显。分布于海水、淡水和土壤中,少数寄生。可分原环虫纲(例如角虫)、毛足纲(例如沙蚕、蚯蚓)和蛭纲(例如蚂蟥)三纲。

原环虫纲(Archiannelida)体制比较简单,体表无明显的环节,也没有疣足或刚毛。发生时有显著的担轮幼虫。例如角虫(Polygordius),体细而长,栖息退潮线附近的沙泥中。

毛足纲(Chaetopoda)体呈圆筒状,或背腹稍扁平。体表环节显明,有几丁质变成的刚毛。可分多毛目和寡毛目,前者如沙蚕、沙蝎,海生;后者如蚯蚓、仙女虫,陆生或淡水生。

多毛类(Polychaeta)毛足纲的一目。体长,由多数环节组成,每一环节上有疣足一对,上生很多刚毛。各节有鳃,用以呼吸。大多为雌雄异体。海生。发生时有变态现象。如沙蚕、沙蠋等。

沙蚕(Nercis)毛足纲,沙蚕科。身体分节明显,体节两侧突出成具有刚毛的疣足,用以行动。长10厘米左右。栖息泥沙中,生殖季节或夜出觅食时,能游泳。我国黄海和渤海沿岸很多。可为鱼类、虾、蟹等动物的食饵。同属有多种,分布于长江口的日本沙蚕(N.japonica),俗称“水百脚”’秋季常由海上溯河口或至稻田中生殖。广东人所食的“禾虫”,来自稻田,是同科的疣吻沙蚕(Tylorrhynchus heterochaeta)。

寡毛类(Oligochaeta)毛足纲的一目。体长圆筒形,由多数环节构成。体表被无色的角质膜;各环节无疣足,刚毛环生、簇生或对生。雌雄同体。陆生或水栖。如蚯蚓、合胃蚓、白线蚓、仙女虫、水丝蚓等。

仙女虫(Nais variabilis)仙女虫科。体透明,长3-10毫米。有眼点一对,背刚毛自第六节开始。通常营裂体生殖,或营有性生殖。生活于淡水中。为淡水鱼类的食料。

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颤蚓科。体细长,长5-6厘米。红褐色,后端黄绿色,末端每侧有血管四条,形成血管网,营呼吸作用。通常每节有刚毛四束。栖息沟渠等浅水处,前端埋没污泥中,尾部在水中摇曳。分布于我国各地。可作鱼类的食饵。在水田中可危害秧苗。

白线蚓(Fridericia bulbosa)线蚓科。体细小,长4-15毫米,一般呈灰白色或透明状。生活于草根或树根附近。可在室内培养,用作鱼饵。

台胃蚓(Desmogaster sinensis)也称“中华合胃蚓”,链胃蚓科。体长而大,长达54厘米。体壁光滑,略透明,近于白色,前端微呈淡黄。除前三节外,每个环节都划分为四个体环。环带不显著。产于我国苏州、无锡和南京一带,是一种稀有动物。蚯蚓,通称“地龙”,俗称“曲擅”。寡毛目。种类很多。

常见的如巨蚓科的直隶环毛蚓(Pheretima tschiliensis)体呈长圆柱形,长达40厘米,每一节环生刚毛数十至百余条不等。背面黑褐,腹面灰白色。生殖带环状,在第14-16节间。受精囊孔3对。以带有机物的土壤为食。卵1-3个,产在“蚓茧”中,经一月左右孵出。分布甚广,我国南北各地都有。对于改良土壤,有重要作用。可作家禽或鱼类的食饵。中医学上以全虫入药,性寒、味咸,功能清热、定惊、利尿。据研究报道,蚯蚓及其提出成分能松弛平滑肌和降低血压。

蛭纲(Hirudinea)环节动物门的一纲。体一般长而扁平,二十七节,环节表面有体环,无刚毛,前后各有一个吸盘。生活于淡水或湿润处,大多营半寄生生活。如蚂蟥、水蛭、鱼蛭、山蛭等。

鱼蛭(Trachelobdella sinensis)也称“中华颈蛭”,鱼蛭科。体长,背部稍隆起,长10厘米余。头部横卵圆形,颈短而狭,躯干扁阔呈长圆形,有少数横列黄点,后吸盘大。体色淡黄或灰白,环带粉红色。体侧有11对圆形皮肤囊,能作有节奏的伸缩。寄生于鲤、鲫等鱼的鳃盖下,吸取血液,对养鱼业有害。分布于长江流域和黑龙江流域各地。

水蛭(Hirudo nipponia)也称“医蛭”。水蛭科。体狭长而扁,后端稍阔,长达5厘米。背面有灰绿色的纵行条纹6条,中央有一条白色阔带;腹面暗灰色。在水中以肌肉伸缩而作波浪式游泳,在水中物体上则以吸盘及身体伸缩前进。水田、湖沼中极常见。吸食人、畜血液,下水田劳动时,应加注意。另种欧洲医蛭 习性相同,古时医学上用来吸取脓血。水蛭唾液中所含的水烃素,能抑制凝血酶的活性而发挥抗凝血作用。中医学上以虫体经干燥炮制后入药,性平、味咸苦,有小毒,功能破痪通经,主治血瘀、经闭、症结痞块等症。

蚂蟥(Whitmania)水蛭科的一属。我国常见的为宽体蚂蟥(W.pigra )亦称“宽体金线蛙”。体略呈纺锤形,扁平而较肥壮,长6—13厘米。背面通常暗绿色,有五条黑色间杂淡黄的纵行条纹。前吸盘小,口内有齿,但不发达。在我国分布很普遍,水田、河湖中校常见,捕食小动物。虽能刺伤皮肤,但不吸血。中医学上以虫体经干燥炮制后入药。

山蛭(Haemadipsa japonica)也称“草蛭”,水蛭科。体略成圆柱形,长约3厘米。体黄褐色,背部有深褐色的纵线。生活于深山的草泽中,人行经其旁时,即附着于胫股上,入皮肉中,吮吸血液,被螫处易成疮肿。

蚯蚓

卵茧呈卵圆形,淡黄色,其中有卵粒1~20不等


寡毛类的运动方式为蠕动收缩
蚯蚓是对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类动物的通称。在科学分类中,它们属于单向蚓目。身體兩側對稱,具有分節現象;沒有骨骼,在體表覆蓋一層具有色素的薄角質層。蛋白質含量達70%,還有微量元素,如磷、鈣、鐵、鉀、鋅、銅以及多種維生素。除了身體前兩節之外,其餘各節均具有剛毛。雌雄同體,異體受精,生殖時藉由環帶產生卵繭,繁殖下一代。目前已知蚯蚓有200多種,1837年被生物學家達爾文稱之為地球上最有價值的動物。

循環系統是封閉式循環系統,消化管為一由前至後延伸的管狀構造,排泄則經由肛門或腎管進行,喜食腐質的有機廢棄物。以皮膚呼吸,會從背孔分泌黏液以保持皮膚的濕潤。


在大雨過後,常會發現蚯蚓爬出洞口遭太陽曬死,目前學界對此一原因尚未十分明瞭,應該不是怕水的原因(蚯蚓可在水中存活),可能原因包含生病、地底氧氣不足、二氧化碳過多(研究證實在二氧化碳環境下蚯蚓極快死亡)等。寡毛类动物的寿命由一年到数年,一般水生种类的寿命较短,陆生种类寿命较长。正蚓有的可生活长达6年,一般一年后性成熟。颤蚓每年仅繁殖一次,随后其生殖系统被吸收,来年再重新形成。

蚯蚓在改良土壤中的作用
寡毛类疣足退化,刚毛直接长在身体上
如果说把单位体积内水生寡毛类的数量作为水质污染程度的一种指标,那么,单位体积内陆生寡毛类的数量也可作为土壤肥力的一种指标。蚯蚓对土壤的改良有着重要的作用,这表现在:
(1)粉碎及分解有机物蚯蚓对落入土壤中的植物有机物的分解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它们的取食习性,大量的表面落叶层的植物被消化及分解,使表面形成一层肥沃的未被完全分解的有机物碎屑,形成土壤疏松的表层,为其他生物的进一步分解创造了条件。这对果园、森林等落叶层地带尤为重要。

(2)促进土壤微生物的作用进入土壤中的有机物经蚯蚓的初步分解后,将由土壤中的微生物做进一步地分解。有人报导在正蚓的消化道中分离出50余种微生物,其种类与土壤中的群落是一致的。蚓粪也是土壤微生物传播的一种方式,土壤中的蚯蚓可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的5~10倍,这加速了土壤中有机物的进一步分解及土壤的腐植化过程。

(3)对土壤的翻动及团聚作用由于蚯蚓的钻穴习性可以将表层含有机物丰富的土壤与底层有机物含量很少的土壤加以搓合,其搬动量随蚯蚓的数量及土质可达2~250吨/年,使翻到表层的土壤达0.1~5cm厚,这样也增加了土壤的通气性,使土壤中空气的含量由8%提高到20~30%。土壤的毛细作用大大增加,提高了对降雨量的吸收及保持。另外,蚯蚓肠道中腐败的有机物与钙腺中的钙形成腐质酸钙,将土壤颗粒粘合成团聚体,土壤中的微生物也参与了这一过程,使土壤的团聚结构得到改善。

(4)增加土壤肥力土壤中大量的蚯蚓不断地繁殖与更替,腐烂的尸体使土壤中氮的总含量得到增加。有实验证明,在12℃时蚯蚓尸体2~3周内完全解体并分解,其中氮的25%形成硝酸盐,45%形成氨。如果按每条蚯蚓产生10mg的硝酸盐计算,如每公顷有300万条蚯蚓,那么一公顷土壤即可自然增加217公斤的硝酸盐肥料。如果蚯蚓的寿命平均按一年计算,那么它所产生的氮量也是相当可观的。

蛭纲(水蛭)

蛭纲(Hirudinea)一般称蛭或蚂蟥,营暂时性外寄生生活。体背腹扁,体节固定,一般为34节,末7节愈合成吸盘,故体节可见只有27节。每体节又分为数体环(annulus)(体内无隔膜)。头部不明显,常具眼点数对,无刚毛。体前端和后端各具一吸盘,称前吸盘(口吸盘)和后吸盘,有吸附功能,并可辅助运动。蛭类的次生体腔多退化,大多数由于肌肉、间质或葡萄状组织(botryoidalis tissue)的扩大而缩小形成一系列腔隙(lacuna)。棘蛭目较原始,次生体腔发达,血管系统存在,为闭管式,如寡毛纲一样。吻蛭目舌蛭科(Glossiphoniidae)中体腔形成背腔隙(内含背血管)、腹腔隙(内含腹血管和腹神经索)及侧腔隙等,背腹腔隙由网状结构的连接腔隙相连接,皮肤下尚有皮下腔隙。颚蛭目医蛭科(Hirudinidae)中体腔进一步被间质占据而退化缩小,真正的血管系统已消失,代之以背血窦、腹血窦和侧血窦等。窦(sinus)是指血管系统的内腔。所谓血液实为血体腔液(haemocoelomic fluid),通过源出于体腔的管道循环,即一系列血体腔管(haemo-coelomic channel)。因此血体腔系统(haemocoelomic system)代替了血循环系统。蛭类的消化管分化为口、口腔、咽、食管、嗉囊、胃、肠、直肠及肛门等。吸血性的蛭类如颚蛭目的医蛭、蚂蟥等,口腔内具3片颚,背面一,侧腹面二,上有齿,可咬破宿主的皮肤。咽部具有单细胞唾液腺,能分泌蛭素(hirudin),它是由65个氨基酸组成的低相对分子质量多肽,为一种最有效的天然抗凝剂,有抗凝血、溶解水栓的作用。食管短,嗉囊发达,其两侧生有数时盲囊(医蛭有11对,蚂蟥有5对),可储存血液。蛭类除少数肉食性外,大多数以吸食无脊椎动物的体液和脊椎动物的血液为生。 蛭类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有交配现象;具有生殖带;这些特点似蚯蚓。雄性生殖器官有精巢数对至10余对(医蛭为10对)、输精管、贮精囊、射精管、阴茎等。阴茎可自雄性生殖孔(医蛭为第Ⅹ体节)伸出。雌性生殖器官有卵巢一对,输卵管一对,阴道开口为雌性生殖孔(医蛭为第Ⅺ体节)。当生殖季节交配时,以阴茎将于射精管末端膨大处由前列腺分泌物形成的精荚送入对方的雌性生殖孔内。受精卵产出于生殖带分泌的卵茧内,直接发育。 蛭类大部分栖于淡水中,少数陆生或海产。约有500多种,中国已报道5科25属62种。可分为4目。


蛭类中少数种类是捕食性的,它们取食小型的蠕虫、螺类及昆虫的幼虫等。有时是整个将捕获物吞嚥。蛭类中3/4的种类过着吸血的半寄生生活,其中原始的种类吸食各种无脊椎动物的血液或身体的软组织,如螺、多毛类、甲壳类及昆虫等。较高等的种类吸食脊椎动物的血液,而它们吸食的寄主往往是一类而不是一种脊椎动物,如鱼蛭类(Piscicolidae)吸食各种鱼类,盾蛭(Placobdella)吸食各种海龟,甚至鳄鱼,医蛭也可吸食各种脊椎动物。有的种幼年时以捕食为生,成年后吸血生活。由于蛭类的取食习性,其消化道的结构与功能都产生了相应的适应。口位于前吸盘的中央,在吻蛭目的成员(包括扁蛭及鱼蛭)都有一个可外翻的吻。吻是高度肌肉化的,吻内具有三角形的吻腔,并有大量的单细胞的唾液腺开口到吻腔内。取食时吻由吻腔内伸出,刺入寄主以吸食。

颚蛭目无吻,在口腔内具有三个呈三角形排列的颚,旁边还有细齿,吸血后在寄主皮肤上可留下“Y”形切口。口腔后为肌肉质的咽,咽壁周围也有发达的肌肉,以利于抽吸血液。在咽壁周围还有单细胞的唾液腺,它可以分泌抗凝血素,也叫蛭素(hirudin),注入伤口防止血液凝固。咽后为一短的食道。在捕食性的种类胃为一简单的直管,吸血的种胃变成了有1~11对侧盲囊的嗉囊,其中最后一对侧盲囊更长(,直达身体后端。其功能不是消化食物,而是用以贮存吸食的血液。每次吸血可吸食其体重的2~10倍。吸食后的初期,嗉囊中食物的水分被肾排出,留下去水的食物。胃或嗉囊之后为肠,肠是其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蛭类的消化道中很少有淀粉酶、脂肪酶及肽链内切酶,发现的主要是肽链外切酶。这或许解释了蛭类吸食的血液消化缓慢的原因。蛭类一般取食后可以数月内不再取食,医蛭甚至可以生存一年半而不取食。肠后为短的直肠,以肛门开口在后吸盘前背面。

蛭类完全行有性生殖。与寡毛类相似,雌雄同体。生殖腺也是由残存的体腔形成,具有固定的位置。雄性生殖系统有4~12对球形精巢,每个精巢都包在精巢囊中,并通过一输精小管连到两侧的输精管上。输精管前行,至前端盘旋形成贮精囊,其后端形成肌肉质的射精管。两个射精管联合形成阴茎,其周围有前列腺包围,最后以雄性生殖孔开口在体表腹中线上。原始的吻蛭类不形成阴茎,而形成精包囊(spermatophore)。卵巢一对,位于精巢之前,也包在卵巢囊中。每个卵巢通出一条输卵管,两个输卵管很快联合形成阴道,以共同的生殖孔开口在雄性生殖孔之后。蛭类也行交配,其交配方式相似于寡毛类,阴茎为其交配器官。没有阴茎的种类行皮下注射,即将精包囊排到对方环带处,然后穿过体壁进入体内,精子在体内经组织进入卵巢管受精。产卵时也形成卵茧,卵茧落入水底或潮湿土壤中。发育也相似于寡毛类,一年后成熟,在夏季开始繁殖,成体寿命2~5年。

蛭类的经济意义


蛭类的吸血习性,对人类和家畜危害很大。蛭类吸血的伤口血流不止,易感染细菌,引起化脓溃烂等。一些种类在吸血过程中还可以传播皮肤病病原体和血液寄生虫,或为其中间宿主。内侵袭吸血蛭类可随人畜饮水进入鼻腔、咽喉、气管等部位营寄生生活,造成更大的危害。有些蛭类寄生在鱼体上,影响鱼类的生长发育,或发生细菌性溃烂。在整形外科中,利用医蛭吸血,消除手术后血管闭塞区的瘀血,减少坏死发生;再植或移植组织器官中,用医蛭吸血,可使静脉血管通畅,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蛭素为最有效的天然抗凝剂,具有抗凝血、溶解血栓的作用,美国已创立了水蛭养殖场,生产蛭素及一种酶(orglasR),销往欧美及日本等。蛭类的干燥全体入药,含有蛭素、肝素等,有破血通经,消积散结,消肿解毒之功。

2012年6月16日星期六

线形动物


线形动物

身体一般为细线形或圆筒形的一类动物,常见的线形动物有钩虫、寄生在人体的蛔虫和蛲虫。在线形动物的体壁和消化管之间出现了一个空腔,这是动物界最早出现的一种体腔。这种体腔使动物身体内部的器官有了一个存放之地,但体腔与体壁的肌肉层之间没有体腔膜,体腔也没有任何孔道与外界相通,所以比较原始、简单。这种体腔又叫假体腔。

蛔虫(似蚓蛔线虫)

似蚓蛔线虫简称蛔虫,是人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成虫寄生于小肠,可引起蛔虫病。此外,犬弓首线虫(简称犬蛔虫)是犬类常见的肠道寄生虫,其幼虫能在人体内移行,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感染率最高可达71%以上。蛔虫寄生在人体的小肠里。虫卵随便排出,在外界发育为感染性卵,被人吞食后,幼虫在小肠里孵出,经血循环移行至肺,再进入消化道而发育为成虫,其形态为圆柱形,活时肉红色,死后为灰白色。两端尖细,体表光滑而有细纹。雌虫较大,后端尖细而宜,雄虫后端弯曲。

蛔虫的生活史

蛔虫的发育过程包括虫卵在外界土壤中的发育和虫体在人体内发育的两个阶段。生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属直接发育型。

散布于土壤中的受精蛔虫卵,在潮湿、荫蔽、氧充足和适宜温度(21-30℃)的条件下,约经2周,虫卵内的细胞发育为幼虫。再经过1周,幼虫进行第一次蜕皮后变为二期幼虫。卵内含有二期幼虫的蛔虫卵,称为感染期卵。人体经口误食感染期卵后,在小肠环境条件(温度、pH、低氧等)的综合影响下,幼虫分泌含有酯酶、壳质酶及蛋白酶的孵化液,分别作用于卵壳各层。同时,卵内幼虫的活动性增大,最后破卵壳孵出。孵出的幼虫侵入小肠粘膜和粘膜下层,并钻入肠壁小静脉或淋巴管,经门静脉系统到肝,再经右心到肺,幼虫穿过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在此,在幼虫经过第二次及第三次蜕皮(约在感染后10天内),发育为第四期幼虫。然后,四期幼虫沿支气管、气管移行到咽,被吞咽入食管,经胃到小肠。在小肠内,幼虫进行第四次蜕皮后,经数周逐渐发育为成虫。自人体感染到雌虫产卵约需60-75天。一条雌虫每天排卵可多次24个,成虫在人体内存活时间通常为一年左右。

蛔虫通过其肠上皮细胞微绒毛吸收葡萄糖、氨基酸及脂肪酸。成虫的能量来源主要是通过厌氧糖酵解过程而获得。由于成虫的丙酮酸激酶的活性低,因此只能将糖分解到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再经过多种酶的作用,最后生成苹果酸。在线粒体内,其中一部分苹果酸进行称为替代途径的还原反应,经延胡索酸还原为琥珀酸。在这个反应中,多产生一分子的ATP。这也是蛔虫适应低氧寄生环境的结果。

蛔虫病

    蛔虫是寄生在人体内最大的线虫之一,它形似蚯蚓,成虫的长度可达到15~25厘米,蛔虫主要寄生在人的肠道。蛔虫无论男女老幼都可感染,但儿童的感染率最高。从发病地区来看,农村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城市。环境卫生差的地区明显高于环境卫生好的地区。所以说,讲卫生、爱清洁是减少蛔虫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蛔虫的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人们误食了被蛔虫卵污染的食物、水等,就可能造成蛔虫病,人们体质较弱是产生此病的重要内因,饮食不洁则是感染蛔虫的条件及诱因。而饮食不洁正是小儿最大的弱点,因为小儿容易吸吮手指,饭不洗手,频繁吃零食,手到处乱抓。也喜欢在地上乱爬,喜欢玩土、玩沙。所以蛔虫卵非常容易被小儿吃进口中繁殖。另外夏天生吃瓜果,喝生水,吃生凉拌菜和泡菜,也是造成夏季蛔虫病多发的主要原因。

    蛔虫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阵发性脐周腹痛,痛无定时,反复发作,疼痛时,喜揉按腹部。部分患儿可伴见偏食,异食,甚至有人喜吃炉渣、土块、火柴、纸片等。也有的小儿喜欢挖鼻孔.夜间咬牙。还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症状。

    对于蛔虫的治疗,西医多主张对症治疗。目前较流行的是服用肠虫清、安乐士等西药,中医治疗蛔虫,可分为安蛔、驱蛔,调理脾胃三个阶段。

蛔虫的致病性
蛔虫钻入胆道所引起的胆管阻塞是不完全的,故甚少发生黄疸,主要是蛔虫带入的细菌导致胆管炎症,且可引起急性重症胆管炎、肝脓肿、膈下脓肿、胆汁性腹膜炎、急性胰腺炎、胆道出血、中毒性休克,以至死亡。
蛔虫幼虫和成虫对人体均有致病作用,主要表现为机械性损伤、变态反应及肠功能障碍等。

1.虫期致病 在人体内,自二期幼虫侵入肠壁开始,到经肝、肺移行,发育至最后在小肠内寄生等,均可引起组织损伤。在肝、肺,幼虫周围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进而转变为由组织细胞、上皮样细胞与多核巨细胞形成的肉芽肿。其中以肺病病变更为明显,重度感染时,可出现肺出血、肺水肿、支气管扩张及粘液分泌增加等。患者可出现发热、咳嗽、哮喘、血痰以及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等临床症象。部分病人肺部X线检查,可见浸润性病变,病灶常有游走现象,并多在1-2周内可自行消散。这种单纯的肺部炎性细胞浸润及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表现,即称肺蛔虫症,亦称Loeffler综合征。当重度感染时,幼虫也可侵入甲状腺、脾、脑、肾等器官,引起异位损害。若通过胎盘,也可到胎儿体内寄生。

2.成虫期致病 蛔虫对人体的致病作用主要由成虫引起,可有以下几种表现:
(1)掠夺营养与影响吸收:由于蛔虫以人体肠腔内半消化物为食,以及代谢产物毒性刺激的原因,不但掠夺营养、损伤肠粘膜,造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障碍,而且影响机体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维生素A、B2和C的吸收,导致营养不良。患者常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以及间歇性脐周疼痛等表现。重度感染的儿童,甚至可引起发育障碍。

(2)引起变态反应:蛔虫病患者也可出现荨麻疹、皮肤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以及结膜炎等症状。这可能是由于蛔虫变应原被人体吸收后,引起IgE介导的变态反应反致。

(3)常见的并发症:蛔虫有钻孔习性,当寄生环境发生改变时,如人体发热、胃肠病变、食入过多辛辣食物,以及不适当的驱虫治疗时,常可刺激虫体活动力增强,容易钻入开口于肠壁上的各种管道。如胆道、胰管、阑尾等,可分别引起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胰腺炎,阑尾炎或蛔虫性肉芽肿等。胆道蛔虫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合并症,虫体侵入部位多在胆总管。主要症状是突发性右上腹绞痛,并向右肩、背部及下腹部放射。疼痛呈间歇性加剧,伴有恶心、呕吐等。如诊治不及时,由于虫体带入胆管的细菌造成严重感染,导致化脓性胆管炎、胆囊炎,甚至发生胆管坏死、穿孔等。

肠梗阻也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梗阻原因是由于大量成虫纽结成团,堵塞肠管,寄生部位肠段发生蠕动障碍所致,阻塞部位多发生在回肠。临床表现为脐周或右下腹突发间歇性疼痛,并有呕吐、腹胀等,在患者腹部可触及条索状移动团块。个别病人甚至出现蛔虫性肠穿孔,引起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国外曾报道一例2岁女孩因大量感染蛔虫而死亡。尸检发现回肠内有蛔虫团块,导致肠纽转和肠坏死。检获908条虫体。台湾一患者,男,11岁,经手术取出蛔虫1806条,虫重4公斤。



蛔虫病的防治方法

对蛔虫病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包括查治病人和带虫者,处理粪便、管好水源和预防感染几个方面。

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卫生知识,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生食未洗净的蔬菜及瓜果,不饮生水,防止食入蛔虫卵,减少感染机会。

使用无害化人粪做肥料,防止粪便污染环境是切断蛔虫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在使用水粪做肥料的地区,可采用五格三池贮粪法,使粪便中虫卵大部分沉降在池底。由于粪水中游离氨的作用和厌氧发酵,虫卵可被杀灭,同时也会增加肥效。利用沼气池发酵,既可解决农户照明、煮饭;又有利粪便无害化处理。可半年左右清除一次粪渣。此时,绝大部分虫卵已失去感染能力。在用于粪做肥料的地区,可采用泥封堆肥法,三天后,粪堆内温度可上升至52℃或更高,可以杀死蛔虫卵。

对病人和带虫者进行驱虫治疗,是控制传染源的重要措施。驱虫治疗既可降低感染率,减少传染源,又可改善儿童的健康状况。驱虫时间宜在感染高峰之后的秋、冬季节,学龄儿童可采用集体服药。由于存在再感染的可能,所以,最好每隔3-4个月驱虫一次。常用的驱虫药物有丙硫咪唑、甲苯咪唑,左旋咪唑和构橼酸哌嗪(商品名为驱蛔灵)等,驱虫效果都较好,并且副作用少。对有并发症的患者,应及时送医院诊治,不要自行用药,以免贻误病情。

血丝虫

丝虫是由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类线虫,寄生于人体的已知有8种,其中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引起的淋巴丝虫病(Filariasis)及由盘尾丝虫所致的"河盲症"对人类危害最严重。成虫 乳白色,细长如丝线,体长不到1cm;雄虫尾端卷曲半到3圈,具交合刺。雌虫大于雄虫,尾端直。它是由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类寄生性线虫。成虫寄生在脊椎动物终宿主的淋巴系统、皮下组织、腹腔、胸腔等处。雌虫为卵胎生,产出带鞘或不带鞘的微丝蚴(microfilaria)。大多数微丝蚴出现于血液中,少数出现于皮内或皮下组织。幼虫在某些吸血节肢动物中间宿主体内进行发育。当这些中间宿主吸血时,成熟的感染期幼虫即自其喙逸出,经皮肤侵入终宿主体内发育为成虫。

血丝虫生活史



血丝虫病(象皮病)

象皮病又叫淋巴丝虫病,是一种由丝虫引起的慢性人体寄生虫病。丝虫卵通过蚊子传播进入人体,影响淋巴系统,由此改变人体内的微循环平衡。患者腿、臂等会严重肥大,因此被称为象皮病。丝虫病是由丝虫寄生于淋巴组织、皮下组织或腔膜腔所致的寄生虫病。中国内流行的是淋巴丝虫病。临床表现早期为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晚期则出现淋巴管阻塞症状。血中有微丝蚴的患者或带虫者是主要传染源,经蚊虫叮咬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本病属中医“流火”、“大脚风”、“膏淋”范畴。

血丝虫病(象皮病)--俗称“大脚疯”这个词我们现在已经很少听到了,不过在上个世纪前半叶这种病在中国十分常见,它最典型的后遗症就是下肢严重肿胀,在民间曾经流传着“八人围桌坐,狗子钻不过”的民谣,意思是指腿肿得厉害,围坐一起中间没有缝隙,这是丝虫病危害的真实写照。血丝虫病是一种通过蚊子传播的寄生虫病,病原存在于动物身上,在人与人之间没有传染性。血丝虫病会严重破坏人体的淋巴系统,导致其反复发生炎症,致使患病者失去劳动能力。


它使身体人某部分长得与大象类似。 在它到达先进的阶段之前,受害者可能没有任何明显的迹象。 所以,只有当人十五到三十岁时,才会开始显示症状。 患者的皮肤和组织会有不正常扩大的迹象,特别是在人,腿、胳膊和阴部。 妇女的扩大现象通常发生在在他们的腿、乳房和生殖器等部分。

遭受象皮病折磨的人大概有120百万人,印度是主要的受害者,约有三分之一。 三分之二在非洲、南亚、太平洋和美洲。据悉,该病不会在人体间直接传染。

血丝虫病(象皮病)的主要症状:

阻塞部位决定象皮病病灶:
1,鼠蹊部淋巴管阻塞:波及四肢及:外生殖器。
2,胸管或腹部中央淋巴管阻塞:波及:外生殖器(阴茎,阴囊,阴唇)。

会造成象皮病的淋巴性丝虫病主要有三种
1,氏丝虫
2,马来丝虫(马来亚丝虫),多盛行于亚洲。
3,马来timori(提摩利丝虫,帝汶丝虫),很少影响生殖器。

肾脏或泌尿道淋巴管曲张破裂,什么淋巴液相关的例句尿液混合造成。
2,鞘膜乳糜肿(Chylocele),阴囊水肿(积水)---睪丸鞘膜“(丘尼卡vuginalis”)淋巴管破裂造成。
3,乳糜腹水---腹膜淋巴管破裂造成,乳糜液治疗大全 - 宜配网可发现恭硕丝虫。
4,类象皮症热(Elephantoid发烧)

治疗
1,药物治疗
2,以手术或内视镜直接取出虫体
预防方法清理积水,防病媒蚊滋长。

蛲虫



蛲虫又叫屁股虫或线虫,外形恰似一条白线,长度大约2厘米(约半寸),寄居在儿童的大肠内,有时随儿童的粪便排出,在粪便中可见无数白色小虫蠕动,这便是蛲虫。蛲虫成虫寄生于人体的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及回肠下段。当人睡眠后,肛门括约肌松弛时,部分雌虫爬出肛门,在附近皮肤产卵。产卵后,雌虫多因干枯死亡,少数雌虫可由肛门蠕动移行返回肠腔。若进入阴道、子宫、输卵管、尿道或腹腔、盆腔等部位,可导致异位寄生。虫卵在肛门附近,卵内胚胎很快发育为幼虫,并在卵内蜕皮1次,即为感染期卵。雌虫的产卵活动引起肛周皮肤发痒,当患儿用手搔抓时,虫卵污染手指,再经口食入,形成自身感染。感染期卵也可散落在衣裤、被褥、玩具、食物上,经吞食或随空气吸入等方式使人感染。自吞食感染期虫卵至雌虫产卵约需2~6周。雌虫在人体内存活一般不超过2个月。

蛲虫人类(尤其是儿童)肠内常见的寄生虫,也见於其他脊椎动物。雄体长2~5公釐(约0.08~0.2吋),雌体长8~13公釐。尾端长,如针状。常寄生於大肠内,有时见於小肠、胃或消化道更高部位内。雌体受精後向肛门移动,并在肛门附近的皮肤上排卵,随即死亡。蛲虫在皮肤上爬动引起痒觉,搔痒时虫卵黏在指甲缝,後被吞下,然後入肠。生活周期15~43天。

蠕形住肠线虫简称蛲虫,主要寄生于人体小肠末端、盲肠和结肠,引起蛲虫病。蛲虫病分布遍及全世界,是儿童常见的寄生虫病,常在家庭和幼儿园、小学等儿童集居的群体中传播。
形态:成虫细小,乳白色,呈线头样。雌虫大小约为8~13mm×0.3~0.5mm,虫体中部膨大,尾端长直而尖细,常可在新排出的粪便表面见到活动的虫体。雄虫较小,大小约为2~5mm×0.1~0.2mm,尾端向腹面卷曲,雄虫在交配后即死亡,一般不易见到。虫卵无色透明,长椭圆形,两侧不对称,一侧扁平,另一侧稍凸,大小约50~60μm×20~30μm,卵壳较厚,分为三层,由外到内为光滑的蛋白质膜、壳质层及脂层,但光镜下可见内外两层。刚产出的虫卵内含一蝌蚪期胚胎。

蛲虫的生活史

成虫寄生于人体肠腔内,主要在盲肠、结肠及回肠下段,重度感染时甚至可达胃和食道,附着在肠粘膜上。成虫以肠腔内容物、组织或血液为食。雌雄交配后,雄虫很快死亡而被排出体外;雌虫子宫内充满虫卵,在肠内温度和低氧环境中,一般不排卵或仅产很少虫卵。当宿主睡眠,肛门括约肌松弛时,雌虫向下移行至肛门外,产卵于肛门周围和会阴皮肤皱褶处。每条雌虫平均产卵万余个。产卵后雌虫大多自然死亡,但也有少数可返回肠腔,也可误入阴道、子宫、尿道、腹腔等部位,引起异位损害。

粘附在肛门周围和会阴皮肤上的虫卵,在34~36°C,相对湿度90%~100%,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卵胚很快发育,约经6小时,卵内幼虫发育为感染期卵。雌虫在肛周的蠕动刺激,使肛门周围发痒,当患儿用手搔痒时,感染期卵污染手指,经肛门—手—口方式感染,形成自身感染;感染期虫卵也可散落在衣裤、被褥、玩具、食物上,经口或经空气吸入等方式使其他人感染。吞食的虫卵在十二指肠内孵出幼虫,幼虫沿小肠下行,在结肠发育为成虫。从食入感染期卵至虫体发育成熟产卵,约需2~4周。雌虫寿命一般约为1个月,很少超过2个月。但儿童往往通过自身感染、食物或环境的污染而出现持续的再感染,使蛲虫病迁延不愈。
虫卵:淡黄色;一则较平,一则稍凸;有两层壳质,内多为一幼虫。


成虫寄生于肠道可造成肠粘膜损伤。轻度感染无明显症状,重度感染可引起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雌虫偶尔穿入肠壁深层寄生,造成出血、溃疡,甚至小脓肿,易误诊为肠壁脓肿。雌虫在肛管、肛周、会阴处移行、产卵,剌激局部皮肤,引起肛门瘙痒,皮肤搔破可继发炎症。患者常表现为烦躁不安、失眠、食欲减退、夜间磨牙、消瘦。婴幼儿患者常表现为夜间反复哭吵,睡不安宁。长期反复感染,会影响儿童身心健康。

蛲虫虽不是组织内寄生虫,但有异位寄生现象,除侵入肠壁组织外,也可侵入生殖器官,引起阴道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若虫体进入腹腔,可导致蛲虫性腹膜炎和肉芽肿,常被误诊为肿瘤和结核病等。
蛲虫性阑尾炎成虫寄生在回盲部,成虫容易钻入阑尾引起炎症。根据13522例急性阑尾炎患儿住院手术的阑尾切除标本病理检查,蛲虫引起的阑尾炎占3.7%,也有报告高达9.2%。阑尾内寄生的虫数为1至数条,曾有报告虫体多达191条者。蛲虫性阑尾炎的特点为疼痛部位不确定,多呈慢性过程。

蛲虫性泌尿生殖系统炎症雌虫经女性阴道、子宫颈逆行进入子宫、输卵管和盆腔,可引起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或输卵管炎。曾有蛲虫卵侵入子宫内膜导致不孕症的报告。国内曾对431名女童采用透明胶纸法于晨起粘拭肛门周围和尿道口,结果蛲虫卵阳性率分别为52.5%和35.3%。蛲虫刺激尿道可致遗尿症,侵入尿道、膀胱可引起尿路感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道剌激症状。虫体偶尔也可侵入男性的尿道、前列腺甚至肾脏。此外,还有蛲虫感染引起哮喘和肺部损伤等异位损害的报告。

蛲虫病临床表现


检查蛲虫
(一)肛门周围或会阴部瘙痒:是由蛲虫产生的毒性物质和机械刺激所产生,夜间尤甚,影响睡眠,小儿哭闹不安。由于奇痒抓破后造成肛门周围皮肤脱落、充血、皮疹、湿疹。甚而诱发化脓性感染。

(二)消化道症状:蛲虫钻入肠粘膜,以及在胃肠道内机械或化学性刺激可引起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三)精神症状:由于寄生虫在体内排出的代谢产物,导致精神兴奋,失眠不安,小儿夜惊咬指等。小儿的异嗜症状,蛲虫病患者最为常见,如嗜食土块、煤渣、食盐等。

(四)其他症状:由于蛲虫的异位寄生所引起,如:阴道炎、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等。也可侵入阑尾发生阑尾炎,甚止发生腹膜炎。

蛲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蛲虫呈世界性分布,其感染率与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无密切联系。即使在发达国家蛲虫亦较常见,例如美国的蛲虫病是最常见的蠕虫病,估计感染人数为4200万。感染率一般是城市高于农村,各个年龄人群均可感染,但以5~7岁幼童感染率较高。其分布具有儿童集体机构及家庭聚集性的特点,而且蛲虫生活史简单,虫卵发育迅速,感染期虫卵抵抗力强(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可存活20天),因而蛲虫病流行广泛。中国人群平均感染率为26.36%,个别地区高达79.83%。感染者一般有数十条蛲虫寄生,重度感染者可多达5000至10000条。病人和带虫者是惟一的传染源。
根据蛲虫病传播和流行的特点,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以防止相互感染和自身重复感染。蛲虫卵的抵抗力较强,在室内一般可存活3周左右。在幼儿园的教室、寝室内和玩具、衣被上常可查到蛲虫卵。此外,在儿童的指甲垢中亦可查见虫卵,这是造成相互感染和自身感染的重要途径,也是反复感染的原因。预防蛲虫病的关键是要讲究公共卫生、家庭卫生和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定期烫洗被褥和清洗玩具。用0.05%的碘液处理玩具,1小时后可将虫卵全部杀死。这种低浓度的碘对人体皮肤没有刺激性,是有效而又简便的消毒剂。对蛲虫病的预防强调应用综合性的防治措施,这样才可有效地防止再感染,达到消灭蛲虫病的目的。对蛲虫病流行的地区,应有计划地对儿童集居地成员进行普查普治,以彻底消灭传染源。

治疗措施

由于蛲虫病患者是本病的传染源,蛲虫病又极易自身感染、接触感染、吸入感染等。这样蛲虫病易广泛流行,以及在分布上具有儿童集体机械聚集性和家庭聚集性的特点,因此在治疗上应同时集体服药治疗,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1、http://www.cnm21.com/Jyck/jyerke_131.htm
2、http://www.1kum.com/pages/QJKllxnb.html
3、http://www.bjcdc.org/news.php?id=30784
钩虫

钩虫,一种寄生在人类和其它动物肠子里的蛔虫。钩虫呈白色,体长不到1.5英寸(13毫米)。普通美洲钩虫的拉丁学名为Necator americanus;旧大陆(东半球)十二指肠钩虫的拉丁学名为Ancylostoma duodenale。以上两种钩虫都属于蛔虫门(roundworm phylum),钩口线虫科(family Ancylostomidae),线虫纲(Nematoda)。 借助于嘴上的口囊,钩虫可附着在寄主的肠壁上吸食血液,导致寄主患钩虫病(hookworm disease)。钩虫病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非常普遍。其病症表现为腹部疼痛和缺铁性贫血。患钩虫病的儿童易出现液体潴留、发育不良。

钩虫的幼虫(蚴)生长于潮湿的土壤中。它们咬破皮肤,进入寄主体内。寄主赤足走在被钩虫污染的湿地上时,容易被钩虫缩身进攻。一旦进入体内,幼虫就会随血液进入肺部,然后再慢慢接近喉咙,通过吞咽动作进入肠内。在寄主的肠道里,雌性钩虫每天约产30,000个卵,这些卵经过身体,最后作为排泄物排出寄主体外,一天或两天内在土壤里又被孵化成幼虫。
 
如今,人类可借助药物四氯乙烯(tetrachlorethylene)及改善环境卫生的方法有效控制钩虫病。


钩虫的生活史

十二指肠钩虫与美洲钩虫的生活史基本相同。
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上段,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后,在温暖(25~30℃)、潮湿(相对湿度为60%~80%)、荫蔽、含氧充足的疏松土壤中,卵内细胞不断分裂,24小时内第一期杆状蚴即可破壳孵出。此期幼虫以细菌及有机物为食,生长很快,在48小时内进行第一次蜕皮,发育为第二期杆状蚴。此后,虫体继续增长,并可将摄取的食物贮存于肠细胞内。经5~6天后,虫体口腔封闭,停止摄食,咽管变长,进行第二次蜕皮后发育为丝状蚴,即感染期蚴。绝大多数的感染期蚴生存于1~2cm深的表层土壤内,并常呈聚集性活动,在污染较重的一小块土中,有时常可检获数千条幼虫。此期幼虫还可借助覆盖体表水膜的表面张力,沿植物茎或草枝向上爬行,最高可达20cm左右。


感染期蚴具有明显的向温性,当其与人体皮肤接触并受到体温的刺激后,虫体活动力显著增强,经毛囊、汗腺口或皮肤破损处主动钻入人体,时间约需30分钟至1小时,感染期蚴侵入皮肤,除主要依靠虫体活跃的穿刺能力外,可能也与咽管腺分泌的胶原酶活性有关。钩蚴钻入皮肤后,在皮下组织移行并进入小静脉或淋巴管,随血流经右心至肺,穿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此后,幼虫沿肺泡并借助小支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纤毛摆动向上移行至咽,随吞咽活动经食管、胃到达小肠。幼虫在小肠内迅速发育,并在感染后的第3~4天进行第三次蜕皮,形成口囊、吸附肠壁,摄取营养,再经10天左右,进行第四次蜕皮后逐渐发育为成虫。自感染期蚴钻入皮肤至成虫交配产卵,一般约需时5~7周(图16-13)。成虫借虫囊内钩齿(或板齿)咬附在肠粘膜上,以血液、组织液、肠粘膜为食。雌虫产卵数因虫种、虫数、虫龄而不同,每条十二指肠钩虫日平均产卵约为10000~30000个,美洲钩虫约为5000~10000个。成虫在人体内一般可存活3年左右,个别报道十二指肠钩虫可活7年,美洲钩虫可活15年。

钩虫除主要通过皮肤感染人体外,也存在经口感染的可能性,尤以十二指肠钩虫多见。被吞食而未被胃酸杀死的感染期蚴,有可能直接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若自口腔或食管粘膜侵入血管的丝状蚴,仍需循皮肤感染的途径移行。婴儿感染钩虫则主要是因为使用了被钩蚴污染的尿布,或因穿“土裤子”,或睡沙袋等方式。此外,国内已有多例出生10~12天的新生儿即发病的报道,可能是由于母体内的钩蚴经脂盘侵入胎儿体内所致。有学者曾从产妇乳汁中检获美洲钩虫丝状蚴,说明通过母乳也有可能受到感染。导致婴儿严重感染的多是十二指肠钩虫。

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人体经皮肤感染十二指肠钩虫后,部分幼虫在进入小肠之前,可潜留于某些组织中达很长时间(有报道为253天)。此时,虫体发育缓慢或暂停发育,在受到某些刺激后,才陆续到达小肠发育成熟,这种现象被称为钩蚴的迁延移行。Schad等曾用十二指肠钩虫丝状蚴人工感染兔、小牛、小羊、猪等动物,经26~34天后,在其肌肉内均能查出活的同期幼虫。提示,某些动物可作为十二指肠钩虫的转续宿主。人若生食这种肉类,也有受到感染的可能性。

钩虫病临床表现

钩虫的丝状蚴和成虫二个虫期均可致病,可引起的疾病有以下几种:

1. 钩蚴性皮炎(俗称 打粪毒)多见于与泥土接触的手指、足趾间,也可见于手、足的背部。主要症状是皮肤有针刺、灼烧感,奇痒难忍,进而可有丘疹出现,1-2日内出现红肿及水疱;继发感染后可形成脓疱,最后结痂愈合。 

2. 钩蚴移行至肺部时可引起肺局部出血及炎症。患者症状有咳嗽、痰中有血、并可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可持续干咳和哮喘。 

3. 钩虫病 病人可有消化道症状和贫血症状。 成虫以口囊咬附肠粘膜,造成肠壁的出血、溃疡等损伤,导致的消化道症状主要有:初期为上腹不适及隐痛、后发展为恶心、呕吐、腹泻等;食欲增加而体重却渐轻,少数患者有异食症:喜食一些不能吃的东西:生米、泥土、煤渣、破布等。补铁后些现象消失。 长期失血造成低色素小细胞型贫血:主要症状有:皮肤蜡黄、粘膜苍白、头晕、气短乏力和心慌等。有的病人有面部及全身浮肿、以下肢多见,所以中医又称本病为黄胖病、黄肿病等。

4. 婴儿钩虫病 患儿可有腹泻、黑便,严重贫血、肝、脾肿大等症状,死亡率高(4-7%)。

钩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治疗患者控制传染源是预防钩虫病传播的重要环节,在流行区应定期开展普查普治工作,一般宜选在冬、春季进行。常用驱虫药物有:甲苯咪唑、丙硫咪唑、噻苯咪唑等药,除对成虫有杀灭驱虫作用外,对虫卵及幼虫亦有抑制发育或杀灭作用。用噻苯咪唑配制15%软膏局部涂敷,可治疗钩蚴性皮炎,若同时辅以透热疗法,效果更佳。将受染部位浸入53℃热水中,持续20~30分钟,有可能杀死皮下组织内移行的幼虫。

加强粪便管理及无害化处理,是切断钩虫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采用粪尿混合贮存,经密封式沼气池、五格三池式沉淀等杀灭虫卵后,再用于旱地作物施肥。急需用肥时可用畜粪或化肥代替。

加强个人防护和防止感染,耕作时提倡穿鞋下地,手、足皮肤涂沫1.5%左旋咪唑硼酸酒精液或15%噻苯咪唑软膏,对预防感染有一定作用。应尽量争取使用机械劳动代替手工操作,以减少感染机会。

最后,这里有一篇很详细的关于钩虫发现的历史的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

2012年6月15日星期五

扁形动物

扁形动物

涡虫


涡虫大多生活在洁净富氧的海水或淡水中。生活在溪流浅水处的,多隐于石块下面,昼伏夜出。身体柔软,头部具眼点和耳突,体呈树叶形,背腹扁平,腹面密生纤毛,可爬行。全体淡褐色,长10余毫米。头呈三角形,背侧有1对黑色眼点,两侧各有一耳突,为嗅觉器官。体末端钝尖。体中部稍后处的腹中央有口,连于咽囊,囊内有一肌肉性管状的咽,可伸出体外。咽与肠相连,肠分3枝,1枝向前,2枝向后。涡虫以蠕虫、甲壳类、昆虫等为食,咽吸住食物后,肠即分泌消化液,使之溶为液状物,再吸入肠内,进行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无肛门。养分为肠壁吸收,贮存于实质中。代谢产物由原肾管排除,许多排泄孔位于背侧。呼吸作用经体表进行。雌雄同体,生殖器官复杂,生殖孔位于口后。生殖时,二涡虫尾端一段腹面相贴在一起,生殖孔相对,互相交换精子。卵在体内受精,数个受精卵和卵黄(营养物质)被生殖囊分泌的粘液形成的膜状卵茧包裹,排出体外,在外界孵化成幼涡虫。涡虫再生力极强,是一种很好的实验材料。横切为2段或多段,每段均可再生成一完整的涡虫。实质组织是分化新细胞和再生组织的主要来源。再生具有极性。如切为3段,前段再生出后端,后段生头,中段前生头后生后端。

涡虫的再生实验



海产涡虫中许多是原始种类,多肠目(Polycladida)涡虫的肠有许多侧枝;无肠目(Acoela)无肠;单肠(Rhabdocoelida)的肠为一直管。有的自由生活,少数寄生。陆生的土蛊(Bipalium),生活在山区潮湿隐蔽处,最长的可达1尺。

涡虫纲的主要特点
  • 体表具纤毛、腺细胞
  • 消化系统发达,包括口、咽、肠
  • 神经系统和感官发达:眼可辨别光线明暗;耳突具化学感受器、味觉感受器和水流感受器功能
  • 直接或间接发育(经牟勒氏幼虫期);螺旋式卵裂
  • 再生能力强

肝吸虫


吸虫纲(Trematoda)都是营寄生生活的扁形动物,原始的种类主要寄生在软体动物、变温脊椎动物等的体表或腔隙。也就是主要为外寄生种类,例如单殖吸虫类(Monogenea)、盾腹吸虫类(Aspidogastraea)。进化的种类主要寄生在脊椎动物体内,为内寄生种类,例如复殖吸虫类(Digenea)。由于寄生生活方式,吸虫类在形态及生理上产生了相应的适应性特征;例如体表的纤毛及腺细胞退化或消失,出现了附着寄主组织的吸钩及吸盘;消化系统趋于退化,出现了兼有保护及吸收营养物质的皮膜;内寄生种类行无氧呼吸;神经感官的不发达;强大的繁殖能力及复杂的生活史等都与其寄生生活相关。但吸虫类的幼虫体表仍具有纤毛、并营自由生活,这一点与寄生的绦虫类不同。

肝吸虫又称为华支睾吸虫。成虫体形狭长,背腹扁平,前端稍窄,后端钝圆,状似葵花子,体表无棘。虫体大小一般为(10-25)mm×(3-5)mm。口吸盘略大于腹吸盘,前者位于体前端,后者位于虫体前1/5处。消化道简单,口位于口吸盘的中央,咽呈球形,食道短,其后为肠支。肠支分为两支,沿虫体两侧直达后端,不汇合,末端为盲端。排泄囊为一略带弯曲的长袋,前端到达受精囊水平处,并向前端发出左右两支集合管,排泄孔开口于虫体末端。雄性生殖器官有睾丸1对,前后排列于虫体后部1/3,呈分支状。两睾丸各发出1条输出管,向前约在虫体中部汇合成输精管,通储精囊,经射精管入位于腹吸盘前缘的生殖腔,缺阴茎袋、阴茎和前列腺。雌性生殖器官有卵巢1个,浅分叶状,位于睾丸之前,输卵管发自卵巢,其远端为卵模,卵模周围为梅氏腺。卵模之前为子宫,盘绕向前开口于生殖腔。受精囊在睾丸与卵巢之间,呈椭圆形,与输卵管相通。劳氏管位于受精囊旁,也与输卵管相通,为短管,开口于虫体背面。卵黄腺呈滤泡状,分布于虫体的两侧,两条卵黄腺管汇合后,与输卵管相通。

虫卵形似芝麻,淡黄褐色,一端较窄且有盖,卵盖周围的卵壳增厚形成肩峰,另一端有小疣。卵甚小,大小为(27-35)μm×(12-20)μm。从粪便中排出时,卵内已含有毛蚴。

吸虫纲的主要特点
  • 身体呈杆状,体表无纤毛,具腺细胞
  • 出现了外皮层(原生质的合胞体),可抵抗寄主体内消化酶的作用、吸收营养、进行气体交换
  • 消化系统趋于退化,神经系统不发达,感官消失,仅某些幼虫阶段可出现眼点,适应短暂自由生活
  • 具附着器,如口、腹吸盘、小钩或小刺
  • 生殖系统发达,生活史复杂,有更换寄主的现象
肝吸虫生活史

肝吸虫的生活史为典型的复殖吸虫生活史,包括成虫、虫卵、毛蚴、胞蚴、

华支睾吸虫生活史
雷蚴、尾蚴、囊蚴及后尾蚴等阶段。终宿主为人及肉食哺乳动物(狗、猫等),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如豆螺、沼螺、涵螺等,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虾。成虫寄生于人和肉食类哺乳动物的肝胆管内,虫多时可移居至大的胆管、胆总管或胆囊内,也偶见于胰腺管内。

成虫产出虫卵,虫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随粪便排出,进入水中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吞食后,在螺类的消化道内孵出毛蚴,毛蚴穿过肠壁在螺体内发育成为胞蚴,再经胚细胞分裂,形成许多雷蚴和尾蚴,成熟的尾蚴从螺体逸出。尾蚴在水中遇到适宜的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类,则侵入其肌肉等组织,经20-35天,发育成为囊蚴。囊蚴呈椭球形,大小平均为0.138×0.15mm,囊壁分两层。囊内幼虫运动活跃,可见口、腹吸盘,排泄囊内含黑色颗粒。囊蚴在鱼体内可存活3个月到1年。囊蚴被终宿主(人、猫、狗等)吞食后,在消化液的作用下,囊壁被软化,囊内幼虫的酶系统被激活,幼虫活动加剧,在十二指肠内破囊而出。一般认为,脱囊后的幼虫循胆汁逆流而行,少部分幼虫在几小时内即可到达肝内胆管。但也有动物实验表明,幼虫可经血管或穿过肠壁到达肝胆管内。

囊蚴进入终宿主体内至发育为成虫并在粪中检到虫卵所需时间随宿主种类而异,人约1个月,犬、猫约需20-30天,鼠平均21天。人体感染后成虫数量差别较大,曾有多达21000条成虫的报道。成虫寿命约为20-30年。

肝吸虫病的临床表现

肝吸虫病潜伏期为1个月左右,轻度感染常无明显症状,仅在病人粪便中发现虫卵,少数有轻度上腹部不适、腹泻等。较重感染者起病缓慢,除有纳差、腹泻、腹胀等消化道症状外,常有心悸、失眠、眩晕等神经衰弱症状。肝肿大以左叶为著,少数反复感染者,最终可发展为肝硬化和门脉高压。严重感染的儿童,可出现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障碍。对本病缺乏免疫力,或连续多次大量感染者,可在大便未查见虫卵之前,突然发生寒战、高热和腹泻,肝肿大并有压痛,少数有脾肿大和黄疸,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一般将本病分为以下临床类型:
①肝炎型:最为常见,有乏力、上腹不适、腹胀、食欲减退、肝区不适或隐痛。体检有肝脏轻、中度肿大,常无压痛,部分病人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如不注意询问流行病史,易将本病误诊为病毒型肝炎。
②胆管炎型:病人有畏寒、寒战、发热,同时伴有上腹阵发性绞痛,有时有黄疸,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增高,此型病人常并发胆管炎或胆囊结石。
(3)胃肠炎型:表现为腹胀、腹泻,大便每日约3~4次,无脓血,镜检常无异常发现。
(4)肝硬化型:表现为肝脏肿大,质硬,有腹水、脾肿大、血浆白蛋白降低、贫血和下肢浮肿,此型在流行期以儿童为多见,多伴有营养不良。
(5)侏儒型:此型常同时伴有肝硬化,多发生于严重肝感染的儿童病例。
(6)隐匿型:此型最为多见,一般无症状,仅在体检、流行病学调查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而发现。
(7)混合型:在患病期间同时伴有上述各类型。

肝吸虫病的预防

肝吸虫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食物传播。因此,在流行区做好宣传工作,使群众了解此病的传播途径,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不吃生或半生的鱼虾;菜刀切完生鱼必须洗净后再切熟肉,以免囊蚴感染;加强粪便管理,不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人或猫、狗、猪等的粪便施肥或喂鱼虾,防止粪便污染水源、鱼塘;禁止出售鱼生及“鱼生粥”饮食和用生鱼鳞、鱼内脏等给狗、猫等动物吃;普查普治病人,查明保虫宿主,并根据保虫宿主的不同经济价值分别采用杀灭、治疗或管理。只要能切实采取以上措施,就不难达到消灭肝吸虫病的目的。
大力做好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群众对本病传播途径的认识自觉不吃生的或不熟的鱼虾改进烹调方法和改变饮食习惯注意分开使用切生熟食物的菜刀砧板及器皿也不用生鱼喂猫犬。
积极治疗病人和感染者是保护人民健康,减少传染源的积极措施治疗药物目前吡喹酮(Praziquantel)为首选药合理处理粪便改变养鱼的习惯都是,预防华支睾吸虫病传播的重要措施此外结合生产的,需要清理塘泥消毒鱼塘对杀灭螺类有一定效果。


绦虫


绦虫纲(Cestoda)所有种类都是寄生在人及其他脊椎动物体内,它们的寄生历史可能比吸虫还要长,因此它们的身体构造也表现出对寄生生活的高度适应。由于在寄主肠内长期适应的结果,它们的身体呈背腹扁平的带状,一般由许多节片构成,少数种类不分节片。身体前端有一个特化的头节,附着器官都集中于此,有吸盘、小钩或吸沟等构造,用以附着寄主肠壁,以适应肠的强烈蠕动。体表纤毛消失,感觉器官完全退化,消化系统全部消失,通过体表来吸收寄主小肠内已消化的营养。绦虫体表具皮层微毛,以增加吸收营养物的面积,它可直接吸收并输入实质组织中。生殖器官高度发达,在每一个成熟节片内都有雌、雄性的生殖器官,因此每一节片的生殖系统与一条吸虫的生殖系统相当,繁殖力高度发达,每条绦虫平均每天可以生出十几个新节片,每天也可以脱落十几个节片,假如每个节片含卵3万个(每节片含卵3万~8万),那么10个节片就含有卵30万个,在孕卵节片的子宫内充满了成熟的虫卵,虫卵可以因节片破裂或随节片与寄主粪便一同排出体外。一般也有幼虫期,其幼虫也为寄生的,大多数只经过一个中间寄主。

绦虫纲的主要特点
  • 虫体背腹扁平、带状,由许多节片连接而成,体长从数毫米到数十米;体表无纤毛
  • 头节特化,具吸盘、小钩等吸附器;颈部不分节,与头部无明显界限,以横裂法不断产生节片,即生长区
  • 节片包括未成熟节片、具雌雄生殖器的成熟节片和充满虫卵的妊娠节片
  • 无消化道,通过体壁及微毛吸收营养
  • 神经系统及感官退化
  • 生殖系统十分发达,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自体(同节或异节)或异体受精
  • 成虫和幼虫都寄生于动物体内,一般只有一个中间寄主,具六钩蚴、囊尾蚴等幼虫期
猪带绦虫(Taenia solium)

猪带绦虫(Taenia solium)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中,中间寄主为猪故得名。成虫白色带状,全长为2m~4m,有700~1000个节片(proglottid)。虫体分头节(scolex),颈部(neck)和节片3个部分。头节圆球形,直径约为1mm,头节前端中央为顶突(rostellum),顶突上有25~50个小钩,大小相间或内外两圈排列,顶突下有4个圆形的吸盘,这些都是适应寄生生活的附着器官。生活的绦虫以吸盘和小钩附着于肠粘膜上。头节之后为颈部,颈部纤细不分节片,与头节间无明显的界限,能继续不断地以横分裂方法产生节片,所以也是绦虫的生长区。节片愈靠近颈部的愈幼小,愈近后端的则愈宽大和老熟。依据节片内生殖器官的成熟情况可分为未成熟节片(immature proglottid)、成熟节片(mature proglottid)和孕卵节片或称妊娠节片(gravid proglottid)3种。未成熟节片宽大于长,内部构造尚未发育。成熟节片近于方形,内有雌雄生殖器官。孕卵节片长方形,几乎全被子宫所充塞。

绦虫头部
绦虫的体壁与吸虫的基本相同,不同点是在皮层的表面具有很多微毛(microtriches),能增加表面积。绦虫没有消化系统,没有口及肠,而是通过皮层直接吸收食物,它比吸虫的更为突出,微毛的存在增加了吸收的表面积。在皮层内具有大量的线粒体,这表明吸收可能需要能量,可能有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的过程。皮层也可通过寄主的酶促进食物的消化作用。绦虫吸收的营养物主要以糖原的形式储存于实质中。通过厌氧呼吸以获得能量。排泄器官也属原肾管型,由焰细胞和许多小分枝汇入身体两侧的两对侧纵排泄管(一对在背面,一对在腹面)组成。在每个节片的后端2条腹排泄管间又有一横排泄管相连,在成熟节片中背排泄管消失,在头节2对排泄管间形成一排泄管丛,在最末一个节片的后方左右二腹排泄管会合,并由一总排泄孔通出体外,若该节片脱离身体,则两条纵排泄管末端与外界相通的孔即为排泄孔,不再形成总排泄孔。头节上的神经节不发达,由此发出的神经索贯串整个节片,最大的一对神经索是在两纵行排泄管的外侧,节片边缘之内侧。没有特殊的感觉器官。

生殖系统最发达。雌雄同体。在每个成熟节片内,都有成套的雌雄生殖器官。雄性生殖器官:在成熟节片的背侧有150~200个泡状的精巢散布在实质中,每个精巢都连有输出管(输精小管),输出管汇合成输精管,输精管稍膨大盘旋曲折,成为储精囊(有人仍称为输精管),其后为阴茎,被包在阴茎囊内,开口于生殖腔。由生殖腔孔与体外相通。雌性生殖器官卵巢分为左右两大叶,在靠近生殖腔的一侧有一小副叶(此为该种特征之一),由卵巢发出的输卵管通入成卵腔,成卵腔之周围有梅氏腺。由成卵腔向上伸出一盲囊状的子宫,向下通过卵黄管与卵黄腺相连。并由成卵腔伸出一管称为阴道(或称膣),通至生殖腔,可以接受精子。 受精可以是同一节片,或不同节片,或2个个体互相受精。精子从阴道到成卵腔,一般在成卵腔或阴道内受精,并在成卵腔内由卵黄细胞分泌成外壳。梅氏腺的分泌物对卵起滑润作用。受精卵由成卵腔到子宫,子宫逐渐长大,节片中的其他部分逐渐消失,最后子宫分成许多支,其中储存很多卵,此时的节片称为孕卵节片。孕卵节片的子宫分支,猪带绦虫一般每侧分成约9支(7~13支)。
http://www.blueanimalbio.com/wujizhui/bianxing/taochong.htm

绦虫病的临床表现

症状轻微,常因粪便中发现白色节片而就医。由于虫体吸取人体养料并刺激肠壁及其代谢产物的毒性作用,使部分病人的腹痛、腹胀、腹泻、恶心、乏力等症状。牛肉绦虫节片常自动由肛门排出。引起轻微肛门部搔痒,猪肉绦虫活动力常弱,孕节常数节相连地自链体脱落。随粪便排出体外。

绦虫病的预防
  1. 坚持饭前便后洗手。
  2. 不吃"米猪肉",不吃生肉和未煮熟的肉。食物生熟要分开,刀、菜板、菜盒用开水洗捌后使用。
  3. 服药后大便应坐在温水盆上,便虫自然排出,不要牵拉,以免拉断,虫排后要细致检查有无头节,如无头节,1个月后应重复治疗。  

2012年6月13日星期三

腔肠动物门(刺细胞动物门)

腔肠动物门(刺细胞动物门)


刺胞动物门(Cnidaria)又称刺细胞动物门,过去称为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a),因为它的含义适用于刺胞动物及栉水母动物,所以现多已废弃不用。刺胞动物体呈辐射或两辐射对称,仅具二胚层,是最原始的后生动物。体壁由外胚层、内胚层和中胶层组成。内胚层围成身体的整个内腔称消化循环腔,腔肠一端为口,他端闭塞,无肛门。体壁中有刺细胞。腔肠动物的骨骼主要为外骨骼,具有支持和保护功能。多由几丁质、角质和石灰质构成。在很多珊瑚虫中具有骨针或骨轴,它们存在于中胶层,或突出于体表面。有无性和有性两种生殖方式,并往往出现在同一种的生活史中,即水螅型世代用无性出芽生殖方式产生水母型世代,而水母型个体脱离母体,长大成熟以后,又以有性生殖方式产生水螅型个体,两个世代互相交替完成整个生活史。约1万种,可分为:水螅虫纲、钵水母纲和珊瑚虫纲3纲,一般认为水螅虫纲是最原始的。绝大部分海产,只有少数种类产于淡水,以热带和亚热带海洋的浅水区最丰富。较小种类可作鱼类食饵,珊瑚骨骼(如红珊瑚)可作工艺品,古珊瑚和现代珊瑚可形成储油层,海边的珊瑚礁可作天然海堤;海蜇盐渍后成为食品,有些种类可作药用;有些浮游水母类可作为海流指示生物;但是,有些大型水母(如霞水母、根口水母)在大量出现时,会阻塞或破坏渔网,有的海葵混于渔获物中,人食后中毒致死。刺胞动物除极少数种类为淡水生活外,绝大多数种均为海洋生活,多数在浅海,少数为深海种,现存约11000种,分为3个纲:水螅纲(Hydrozoa)、钵水母纲(Scyphozoa)、珊瑚纲(Anthozoa)。

细胞组织的分化

海绵动物主要是有细胞分化。刺胞动物不仅有细胞分化,而且开始分化出简单的组织。间细胞是小型未分化的胚胎性细胞,可分化成皮肌细胞、刺细胞、生殖细胞等。腺细胞(glandcell)是一种具分泌能力的上皮细胞。在水螅的基盘处及触手的表皮层中腺细胞特别发达,它的分泌物可以帮助水螅体附着及捕食等。在具有骨骼的种类,例如水螅型群体及珊瑚类,其腺细胞可以分泌大量的角质或钙质以形成几丁质的围鞘或钙质外骨骼。胃层中也含有大量的腺细胞,细胞内含有大量的分泌颗粒,它可以转化成消化酶,进行食物的细胞外消化。间细胞(interstitialcell)位于上皮细胞之间,靠近中胶层处,是一些小型、圆形的细胞,单独或成堆分布,具大的细胞核,它是体内一种未分化的细胞,由它可以转化成生殖细胞、刺细胞、腺细胞等其他类型的细胞。感觉细胞(sensory cell)细胞体长形,垂直于体表,在口区及触手处很丰富,细胞基部具有很多神经突起,端部具感觉毛,感受各种刺激,然后经神经突起作用于效应器或细胞。

两种基本形态--水螅型与水母型

刺胞动物的体型具有两种基本形态,即营固着生活的水螅型及营漂浮生活的水母型。在水螅虫纲,原始的种类水螅型与水母型交替出现在生活史中,无性生殖阶段表现为水螅型,有性生殖阶段表现为水母型,大多数水螅虫纲其水螅型比较发达,特别是群体生活的种类。在钵水母类水母型发达,水螅型不发达或完全消失。珊瑚虫类只有水螅型体型、水母型已不复存在了。水螅型呈单体或群体,例如水螅(Hydra),这是一种池塘中常见的单体生活的动物,身体呈筒形或管形,长约5mm左右,从口到基盘的体轴名为口—反口轴(oralaboralaxis)口端游离、顶端有口,口的周围有一圈触手(tentacles),触手的数目水螅为5~10个,其他种类因种而异。水螅的反口端形成了粘着的基盘(basaldisk),用以附着在水草或其他物体上。群体生活的种类例如薮枝螅(Obelia)、反口端形成了匍匐茎(stolon)。水螅型的体壁是由两层上皮肌肉细胞(epitheliomuscularcells)中间夹有一层很薄的中胶层(mesoglea)所组成,包围中央的一个胃循环腔(gastrovascularcavity)。水螅类的胃循环腔为一简单的空腔,也呈管状,而珊瑚类的胃循环腔复杂,被体壁向心伸出的许多隔膜分隔成许多间隔,以增大消化及吸收的面积。

水母型通常是单体、营漂浮或游泳生活,极少数种是群体,有的群体可营固着生活。钩手水母(Gonionemus)是属于水螅虫纲的一类水母,生活在浅海,身体的直径在1~2cm之间,是一种小型的水母。水母型身体呈铃形或倒置的碗形,或伞形,向外凸出的一面称外伞面(exumbrella)或上伞面,凹入的一面称下伞面(subumbrella),下伞面的中央有一下垂的管称垂唇(manubrium),垂唇的游离端为口,伞的边缘有一圈触手,钩手水母下伞的边缘向内伸出一圈窄的膜状结构,称为缘膜(velum),缘膜是水螅纲水母的特征。在钵水母类的水母均无缘膜。水母型的体壁结构与水螅型基本相似,也是由两层上皮肌肉细胞中间夹有中胶层构成,但水母型的中胶层远较水螅型发达。体壁围绕的胃循环腔也较发达,它或是一个简单的囊,或是被膜分隔成4个胃囊(stomach pouchs),由胃囊向伞缘伸出4条(水螅纲水母)或更多的(钵水母)辐射管(radial canals),并与伞缘平行的环管(circular canals)相连,由环管也可伸出离心的小管进入触手,直达触手末端。在伞缘或触手基部有感觉器官,例如眼点(eyespot)或平衡囊(statocyst)。大多数水母的辐管、触手及感官均呈四辐射对称。触手是刺胞动物重要的结构之一,虽然某些水螅型与水母型完全缺乏触手。触手基本上可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头状的,短小,刺细胞集中在触手端部,组成帽状结构,一种是丝状的,细长,刺细胞沿触手全长呈环状或瘤状分布,这两种触手或单独存在于不同的种,或同时存在。触手的数目、结构、排列方式在不同的种不同,触手或由于胃腔的伸入而中空,或由胃腔细胞充满而呈实心结构。触手的数目也常随动物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触手的基部也常膨大,是感觉细胞或刺细胞集中的结果。

刺胞动物生理特点

肌肉与运动:刺胞动物很少能做主动的移位运动,运动的能力是很有限的,特别是水螅型。运动是由表皮肌肉细胞中肌原纤维的收缩所引起。例如水螅的身体可做伸缩运动,伸展时体长可达15~20mm,收缩时体长仅0.5mm,这种伸缩是爆发式的,每5~10分钟左右爆发一次,主要是由外皮肌细胞的纵行肌原纤维的收缩所引起。身体一侧的肌原纤维的收缩可引起身体的弯曲。有时靠弯曲身体及触手并与基盘的交替附着而做翻斛斗式的运动。基盘处粘细胞可分泌大量的气泡,可使水螅在水面上做短暂的漂浮。钵水母类和珊瑚类的肌原纤维已与表皮细胞分离形成独立的一层肌纤维,例如水母的肌原纤维在下伞面及伞缘形成薄薄的一层肌肉环,有的被辐管分离成片状,其纤维有横纹,它们做有规律的收缩,使伞面有节奏的收缩运动。当伞缘收缩时,伞缘内的水被喷出,由于反作用力而推动水母体向上运动,当伞及伞缘肌肉舒张,被压缩的中胶层的弹性,使伞又恢复了原形,水又重新进入伞缘内,身体下沉,但由于收缩比舒张要快,所以水母还是可以向上垂直运动。水母类的垂直运动在有缘膜的水母可以看的更为清楚。一旦肌肉停止收缩,水母就会自然下沉。其水平方向的运动多是被动的,多是由于水流及风力所推动。又例如在珊瑚类,海葵的肌原纤维在隔膜上形成发达的牵缩肌,它的收缩非常有力,所以当海葵固着在岩石上是很难将它取下的。

刺细胞
当刺针或刺细胞受到刺激时,刺丝囊由刺细胞中被排出
取食与消化:刺胞动物都是肉食性的,以浮游生物,小的甲壳类、多毛类甚至小的鱼类为食。由于食物的机械刺激和化学刺激,引起水螅类动物伸长触手,并放出刺丝囊以缠绕、麻痺、毒杀捕获物,再将食物送入口中。口区腺细胞分泌的粘液有利于食物的吞咽,食物进入胃腔后,胃层的腺细胞开始分泌蛋白酶,分解、消化食物使之形成许多多肽,同时在胃腔中由于营养肌肉细胞的鞭毛运动,食物得以混合与推动。经这种细胞外消化之后,开始细胞内的消化过程,营养肌肉细胞的伪足吞噬食物颗粒,在细胞内形成大量的食物泡,经过酸性及碱性的化学过程之后,营养物质由细胞的扩散作用输送到全身。钵水母类及珊瑚类胃腔结构比较复杂。钵水母的胃腔中有各种辐管及环管,胃囊中有内胚层起源的胃丝;珊瑚类的胃腔被许多隔膜分隔成许多小室,隔膜上有隔膜丝。胃丝及隔膜丝中含有大量的刺细胞及腺细胞,它们是将食物吞入胃腔之后才杀死及消化。消化后的营养物通过各种管道输送到全身,未消化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糖元及脂肪是腔肠动物的主要贮存物。刺胞动物中许多种类,特别是海洋中的造礁珊瑚类,体内均有共生的藻类,如动物黄藻、腰鞭毛藻之类。藻类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甘油、脂肪、糖及脯氨酸等,并提供给刺胞动物作为其补充营养。这将在珊瑚纲中做进一步的叙述。

呼吸与排泄:刺胞动物没有专门的呼吸及排泄器官,由于身体是由两层细胞围绕胃循环腔所组成,并通过口使胃腔与外界相通,实际上体壁的两层细胞均与外界环境接触,所以呼吸与排泄作用可以由体壁细胞直接独立进行。出、入口及胃腔的水流可以携带入新鲜的氧气,并带走代谢产物。刺胞动物的主要含氮废物是氨。


神经传导及感官:刺胞动物是最早出现神经结构的多细胞动物。神经结构原始,是由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及神经纤维联合成神经丛或神经网,一般位于外表皮细胞基部肌肉层之外,呈网状分布,故称网状神经系统(netnervous system)。由于神经细胞可向各个方向传导,也称为漫散神经系统(diffusenervous system)。水螅就只有一个神经网,但大多数腔肠动物除了表皮的神经网之外,在胃层的基部也有一个神经网,这两个神经网或是完全独立的,或有纤维相联。1971年Westfall等首先证明了水螅及其他腔肠动物在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效应器(表皮肌肉细胞、刺细胞、腺细胞等)之间也存在着突触传递(synaptic transmission)。即神经冲动的传导是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轴突的末端具有突触小泡(synaptic vesicle),树突的末端没有。
刺胞动物为网状神经系统(扩散或慢散神经系统),是动物界里最简单最原始的神经系统,由神经细胞组成神经网,无神经中枢,神经传导一般无定向性,且传导速度慢,比人慢千倍。

传导时,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引起后一个神经元的兴奋,冲动传出以后,乙酰胆碱被神经末稍表面的胆碱酯酶水解成胆碱及乙酸而解除了激活作用。以后又发现腔肠动物的突触传导分为两种类型。一类突触是对称性的传导(symmetrical),即两个或多个神经末端有突触小泡,因此冲动可以同时向两个或几个方向传递,这种传导也叫非极性的传导(nonpolarized transmission);另一类突触是不对称的(asymmetrical),即神经细胞只有一个末端具突触小泡,神经冲动只能向一个方向传导,因此也称为有极性的传导(polarized transmission)。最近的研究证明刺胞动物的非极性传导是很普遍的。也有人认为刺胞动物的两个神经网一个是由多极神经元形成的非极性传导,也就是慢传导系统;另一个是由双极神经元形成的极性传导,也就是快传导系统。刺胞动物的神经元可以有2个、3个或多个长的神经突起,这些突起或与感官相联、或与效应器相联、或与其他神经元相联、或者是同一个神经元同时与感官与效应器相联,这种多样性说明了神经细胞传导的原始性。在生理意义上代表了高等动物所具有的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中枢神经的起始阶段。此外,刺胞动物的非神经传导,即上皮传导也是很常见的,例如刺细胞、表皮肌肉细胞可以完全独立于神经元而被自身所控制。水母型的神经结构比水螅型复杂,例如水螅水母,除了伞部的神经网之外,伞缘的上皮神经细胞分别在伞缘的上、下面集中形成两个神经环。下面(或称外面)的一个神经环更发达。钵水母类的水母型多数没有这种神经环,而是在伞缘集中形成4~8个神经节。水母型个体均能表现出一种有节奏的收缩运动,这是由于水母的神经结构每隔一定时间能自发地产生动作电位,并经过神经传导引起整个身体的收缩。研究已经证明这种自发的动作电位是由起博点的神经元所引起。起博点神经元在水螅水母存在于外神经环中,在钵水母类存在于感官神经节中。而且每一个神经节(一般4~8个)都有起博神经元,它是水母类有节奏博动的中心。一个水母体似乎有一个起博点就足以引起身体有节奏的收缩运动,但实验证明多个起博点比仅有一个起博点能使收缩的节奏更有规律、更有保障、使间隔的时间也较短。腔肠动物的水螅型体没有明显的感官,其感觉细胞可分布全身,但触手、口区较为丰富。水母型个体,在伞缘具有丰富的感觉细胞或感觉器官。感觉细胞的细胞体都是具纤毛的。感觉器官包括眼点及平衡囊。眼点是由感觉细胞构成的杯状物,内有色素颗粒分布,它对光线或有正趋性,即有光时游向水面。或对光有负趋性,即有光时下沉水底,无光或弱光时浮向水面。平衡囊在水螅水母结构简单,在缘膜基部或下伞面神经环(即外神经环)处形成一个小囊,囊的内壁有感觉细胞,细胞上也有纤毛。囊的底部有一钙质结石。它是一种重力感受器。当伞缘倾斜时,结石与感觉细胞的纤毛接触,并刺激纤毛细胞以产生动作电位,抑制了该侧肌肉纤维的收缩,通过肌肉收缩再调整身体使恢复平衡位置。钵水母类的平衡囊结构更复杂,将在有关节中叙述。


生殖与生活史:无性生殖及有性生殖在腔肠动物中都是很普遍的。无性生殖的主要形式是出芽生殖,特别是在水螅型更为常见。例如水螅出芽时从身体的靠基部通过体壁及胃腔的向外突出,再长出触手与口即形成芽体,以后芽体与母体分离即形成新的个体。但在薮枝螅(Obelia)所形成的芽体与母体不分离则形成了群体。

其次,也可以通过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生殖,主要发生在水螅型,例如海葵可以纵分裂,钵水母的幼体以横分裂进行无性生殖。此外水螅型一般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例如,将水螅切成数段,条件合宜时每段都可以再生成一个新的个体,再生时口与反口端的极性不变,但口端的再生速度比反口端迅速。所以水螅型的再生现象也被认为是无性生殖的一种方式。有些生殖出现在多数水螅型及所有的水母型,除少数种类例如水螅为雌雄同体之外,绝大多数种类为雌雄异体(或异群体)。生殖细胞来源于间细胞,然后迁移到固定的位置上形成生殖腺。水螅虫纲的动物生殖腺来源于表皮层,例如水螅,水螅水母的生殖腺位于放射管下或垂唇周围,但都是来源于表皮层细胞。钵水母纲的生殖细胞起源于胃层位于胃囊低部。珊瑚纲的生殖细胞是由胃腔中的隔膜上发生,也是内胚层来源。腔肠动物只有生殖腺,没有出现生殖导管及生殖附属腺,生殖细胞成熟之后由口排出,或由体壁破裂而释放。受精作用依不同的种而异,或在体外海水中进行,或在垂管的表面,或在胃腔内生殖腺的部位进行。卵裂是完全的,形成中空的囊胚,经移入法或内陷法形成原肠胚,结果形成两层细胞,即两个胚层,内部成团的细胞为内胚层,将来形成成体的胃层,外表的一层为外胚层,将来形成成体的表皮层。实心的原肠胚迅速延长,体表出现纤毛,形成了自由游泳的浮浪幼虫(planula)。浮浪幼虫早期没有口及胃腔,游泳一段时间之后,固着在水草、岩石或其他物体上发育成水螅型体,或再经过出芽生殖形成群体。淡水生活的水螅没有幼虫期,其受精卵直接发育。
浮浪幼虫(planula larvae):在刺胞动物生活史中,
由受精卵发育成的原肠胚,其表面生有纤毛,
能在海洋中漂浮游动

水螅纲(Hydrozoa)

水螅纲(Hydrozoa)是刺胞动物中唯一包含有极少数淡水种类的一个纲,多数种在沿海生活。大多是附着在岩石、海草、贝壳上的小型水螅型动物,常被误认为是海藻。单体或群体生活,身体呈水螅型或少数种呈水母型,或水螅型与水母型同时存在于群体中,形成二态或多态现象,或是水螅型与水母型在生活周期中不同时期出现,形成世代交替。水螅纲的水螅型结构简单,没有口道,胃循环腔中也没有隔膜。水母型绝大多数具有缘膜,胃腔中没有刺细胞。水螅型及水母型的中胶层中均无细胞结构,生殖细胞均来源于表皮层(外胚层),个别种即使来源于内胚层,但最后仍在外胚层中发育成熟。约有3000种,可分为5目。
以上影片中可以看到水螅的变形!


钵水母纲(Scyphozoa)

钵水母纲(Scyphozoa)生活史的主要阶段是单体、水母型,其水螅型阶段不发达、或完全消失。钵水母纲的水母体不同于水螅纲的水母体,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钵水母纲的水母体一般体型较大,没有缘膜;胃循环腔复杂,辐射管发达,有内胚层起源的胃丝,胃丝上有刺细胞;中胶层中有外胚层起源的细胞及纤维;生殖细胞起源于内胚层,水螅纲水母均来源于外胚层;神经感官较发达,集中形成4~8个感觉器官。本纲已知约200余种,全部海洋生活,可分为5目。

珊瑚纲(Anthozoa)(与海葵同纲)

珊瑚纲(Anthozoa)包括珊瑚和海葵等。全部是水螅型的单体或群体动物,生活史中没有水母型世代。珊瑚纲的水螅型结构较水螅纲复杂,身体呈八分或六分的两辐射对称,口部体壁内陷形成了口道(stomodaeum),胃腔内体壁的内胚层向心延伸形成了隔膜(mesenterium)。肌肉发达,中胶层中有细胞存在,生殖细胞来源于内胚层,许多种可形成骨骼。珊瑚纲是刺胞动物门中最大的一个纲,约有7000多种,全部海产,包含有八放珊瑚(Octocorallia)及六放珊瑚(Hexacorallia)两个亚纲。珊瑚骨骼的形成大多数珊瑚虫的外胚层细胞能分泌骨骼。在八放珊瑚亚纲(Octocorallia)(触手和隔膜各8个),由外胚层的细胞移入中胶层中分泌角质或石灰质的骨针或骨片。这些骨针存在于中胶层中或突出于体表面,如海鸡冠(Alcyonium)和海鳃(Pennatula)。有的种类小骨片连接成管状的骨骼,如笙珊瑚(Tubipora)。还有的骨针或骨片愈合成中轴骨,如红珊瑚(Corallium)。常见的六放珊瑚亚纲(Hexacorallia)(触手和隔膜一般为6的倍数)的石珊瑚目(Medreporaria)有单体与群体,每个虫体与海葵相似,其基盘部分与体壁的外胚层细胞能分泌石灰质物质,积存在虫体的底面、侧面及隔膜间等处,好像每个虫体都坐在一个石灰座上,称为珊瑚座(corallite),如石芝(Fungia)。群体珊瑚虫其共肉部分的外胚层也分泌石灰质,由于群体的形状不同,其骨骼的形状也不一样。有的为树枝状,如鹿角珊瑚(Acropora),有的为圆块状,如脑珊瑚(Meandrina)。

更进一步的阅读,可以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