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2年6月16日星期六

线形动物


线形动物

身体一般为细线形或圆筒形的一类动物,常见的线形动物有钩虫、寄生在人体的蛔虫和蛲虫。在线形动物的体壁和消化管之间出现了一个空腔,这是动物界最早出现的一种体腔。这种体腔使动物身体内部的器官有了一个存放之地,但体腔与体壁的肌肉层之间没有体腔膜,体腔也没有任何孔道与外界相通,所以比较原始、简单。这种体腔又叫假体腔。

蛔虫(似蚓蛔线虫)

似蚓蛔线虫简称蛔虫,是人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成虫寄生于小肠,可引起蛔虫病。此外,犬弓首线虫(简称犬蛔虫)是犬类常见的肠道寄生虫,其幼虫能在人体内移行,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感染率最高可达71%以上。蛔虫寄生在人体的小肠里。虫卵随便排出,在外界发育为感染性卵,被人吞食后,幼虫在小肠里孵出,经血循环移行至肺,再进入消化道而发育为成虫,其形态为圆柱形,活时肉红色,死后为灰白色。两端尖细,体表光滑而有细纹。雌虫较大,后端尖细而宜,雄虫后端弯曲。

蛔虫的生活史

蛔虫的发育过程包括虫卵在外界土壤中的发育和虫体在人体内发育的两个阶段。生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属直接发育型。

散布于土壤中的受精蛔虫卵,在潮湿、荫蔽、氧充足和适宜温度(21-30℃)的条件下,约经2周,虫卵内的细胞发育为幼虫。再经过1周,幼虫进行第一次蜕皮后变为二期幼虫。卵内含有二期幼虫的蛔虫卵,称为感染期卵。人体经口误食感染期卵后,在小肠环境条件(温度、pH、低氧等)的综合影响下,幼虫分泌含有酯酶、壳质酶及蛋白酶的孵化液,分别作用于卵壳各层。同时,卵内幼虫的活动性增大,最后破卵壳孵出。孵出的幼虫侵入小肠粘膜和粘膜下层,并钻入肠壁小静脉或淋巴管,经门静脉系统到肝,再经右心到肺,幼虫穿过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在此,在幼虫经过第二次及第三次蜕皮(约在感染后10天内),发育为第四期幼虫。然后,四期幼虫沿支气管、气管移行到咽,被吞咽入食管,经胃到小肠。在小肠内,幼虫进行第四次蜕皮后,经数周逐渐发育为成虫。自人体感染到雌虫产卵约需60-75天。一条雌虫每天排卵可多次24个,成虫在人体内存活时间通常为一年左右。

蛔虫通过其肠上皮细胞微绒毛吸收葡萄糖、氨基酸及脂肪酸。成虫的能量来源主要是通过厌氧糖酵解过程而获得。由于成虫的丙酮酸激酶的活性低,因此只能将糖分解到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再经过多种酶的作用,最后生成苹果酸。在线粒体内,其中一部分苹果酸进行称为替代途径的还原反应,经延胡索酸还原为琥珀酸。在这个反应中,多产生一分子的ATP。这也是蛔虫适应低氧寄生环境的结果。

蛔虫病

    蛔虫是寄生在人体内最大的线虫之一,它形似蚯蚓,成虫的长度可达到15~25厘米,蛔虫主要寄生在人的肠道。蛔虫无论男女老幼都可感染,但儿童的感染率最高。从发病地区来看,农村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城市。环境卫生差的地区明显高于环境卫生好的地区。所以说,讲卫生、爱清洁是减少蛔虫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蛔虫的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人们误食了被蛔虫卵污染的食物、水等,就可能造成蛔虫病,人们体质较弱是产生此病的重要内因,饮食不洁则是感染蛔虫的条件及诱因。而饮食不洁正是小儿最大的弱点,因为小儿容易吸吮手指,饭不洗手,频繁吃零食,手到处乱抓。也喜欢在地上乱爬,喜欢玩土、玩沙。所以蛔虫卵非常容易被小儿吃进口中繁殖。另外夏天生吃瓜果,喝生水,吃生凉拌菜和泡菜,也是造成夏季蛔虫病多发的主要原因。

    蛔虫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阵发性脐周腹痛,痛无定时,反复发作,疼痛时,喜揉按腹部。部分患儿可伴见偏食,异食,甚至有人喜吃炉渣、土块、火柴、纸片等。也有的小儿喜欢挖鼻孔.夜间咬牙。还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症状。

    对于蛔虫的治疗,西医多主张对症治疗。目前较流行的是服用肠虫清、安乐士等西药,中医治疗蛔虫,可分为安蛔、驱蛔,调理脾胃三个阶段。

蛔虫的致病性
蛔虫钻入胆道所引起的胆管阻塞是不完全的,故甚少发生黄疸,主要是蛔虫带入的细菌导致胆管炎症,且可引起急性重症胆管炎、肝脓肿、膈下脓肿、胆汁性腹膜炎、急性胰腺炎、胆道出血、中毒性休克,以至死亡。
蛔虫幼虫和成虫对人体均有致病作用,主要表现为机械性损伤、变态反应及肠功能障碍等。

1.虫期致病 在人体内,自二期幼虫侵入肠壁开始,到经肝、肺移行,发育至最后在小肠内寄生等,均可引起组织损伤。在肝、肺,幼虫周围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进而转变为由组织细胞、上皮样细胞与多核巨细胞形成的肉芽肿。其中以肺病病变更为明显,重度感染时,可出现肺出血、肺水肿、支气管扩张及粘液分泌增加等。患者可出现发热、咳嗽、哮喘、血痰以及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等临床症象。部分病人肺部X线检查,可见浸润性病变,病灶常有游走现象,并多在1-2周内可自行消散。这种单纯的肺部炎性细胞浸润及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表现,即称肺蛔虫症,亦称Loeffler综合征。当重度感染时,幼虫也可侵入甲状腺、脾、脑、肾等器官,引起异位损害。若通过胎盘,也可到胎儿体内寄生。

2.成虫期致病 蛔虫对人体的致病作用主要由成虫引起,可有以下几种表现:
(1)掠夺营养与影响吸收:由于蛔虫以人体肠腔内半消化物为食,以及代谢产物毒性刺激的原因,不但掠夺营养、损伤肠粘膜,造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障碍,而且影响机体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维生素A、B2和C的吸收,导致营养不良。患者常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以及间歇性脐周疼痛等表现。重度感染的儿童,甚至可引起发育障碍。

(2)引起变态反应:蛔虫病患者也可出现荨麻疹、皮肤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以及结膜炎等症状。这可能是由于蛔虫变应原被人体吸收后,引起IgE介导的变态反应反致。

(3)常见的并发症:蛔虫有钻孔习性,当寄生环境发生改变时,如人体发热、胃肠病变、食入过多辛辣食物,以及不适当的驱虫治疗时,常可刺激虫体活动力增强,容易钻入开口于肠壁上的各种管道。如胆道、胰管、阑尾等,可分别引起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胰腺炎,阑尾炎或蛔虫性肉芽肿等。胆道蛔虫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合并症,虫体侵入部位多在胆总管。主要症状是突发性右上腹绞痛,并向右肩、背部及下腹部放射。疼痛呈间歇性加剧,伴有恶心、呕吐等。如诊治不及时,由于虫体带入胆管的细菌造成严重感染,导致化脓性胆管炎、胆囊炎,甚至发生胆管坏死、穿孔等。

肠梗阻也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梗阻原因是由于大量成虫纽结成团,堵塞肠管,寄生部位肠段发生蠕动障碍所致,阻塞部位多发生在回肠。临床表现为脐周或右下腹突发间歇性疼痛,并有呕吐、腹胀等,在患者腹部可触及条索状移动团块。个别病人甚至出现蛔虫性肠穿孔,引起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国外曾报道一例2岁女孩因大量感染蛔虫而死亡。尸检发现回肠内有蛔虫团块,导致肠纽转和肠坏死。检获908条虫体。台湾一患者,男,11岁,经手术取出蛔虫1806条,虫重4公斤。



蛔虫病的防治方法

对蛔虫病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包括查治病人和带虫者,处理粪便、管好水源和预防感染几个方面。

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卫生知识,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生食未洗净的蔬菜及瓜果,不饮生水,防止食入蛔虫卵,减少感染机会。

使用无害化人粪做肥料,防止粪便污染环境是切断蛔虫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在使用水粪做肥料的地区,可采用五格三池贮粪法,使粪便中虫卵大部分沉降在池底。由于粪水中游离氨的作用和厌氧发酵,虫卵可被杀灭,同时也会增加肥效。利用沼气池发酵,既可解决农户照明、煮饭;又有利粪便无害化处理。可半年左右清除一次粪渣。此时,绝大部分虫卵已失去感染能力。在用于粪做肥料的地区,可采用泥封堆肥法,三天后,粪堆内温度可上升至52℃或更高,可以杀死蛔虫卵。

对病人和带虫者进行驱虫治疗,是控制传染源的重要措施。驱虫治疗既可降低感染率,减少传染源,又可改善儿童的健康状况。驱虫时间宜在感染高峰之后的秋、冬季节,学龄儿童可采用集体服药。由于存在再感染的可能,所以,最好每隔3-4个月驱虫一次。常用的驱虫药物有丙硫咪唑、甲苯咪唑,左旋咪唑和构橼酸哌嗪(商品名为驱蛔灵)等,驱虫效果都较好,并且副作用少。对有并发症的患者,应及时送医院诊治,不要自行用药,以免贻误病情。

血丝虫

丝虫是由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类线虫,寄生于人体的已知有8种,其中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引起的淋巴丝虫病(Filariasis)及由盘尾丝虫所致的"河盲症"对人类危害最严重。成虫 乳白色,细长如丝线,体长不到1cm;雄虫尾端卷曲半到3圈,具交合刺。雌虫大于雄虫,尾端直。它是由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类寄生性线虫。成虫寄生在脊椎动物终宿主的淋巴系统、皮下组织、腹腔、胸腔等处。雌虫为卵胎生,产出带鞘或不带鞘的微丝蚴(microfilaria)。大多数微丝蚴出现于血液中,少数出现于皮内或皮下组织。幼虫在某些吸血节肢动物中间宿主体内进行发育。当这些中间宿主吸血时,成熟的感染期幼虫即自其喙逸出,经皮肤侵入终宿主体内发育为成虫。

血丝虫生活史



血丝虫病(象皮病)

象皮病又叫淋巴丝虫病,是一种由丝虫引起的慢性人体寄生虫病。丝虫卵通过蚊子传播进入人体,影响淋巴系统,由此改变人体内的微循环平衡。患者腿、臂等会严重肥大,因此被称为象皮病。丝虫病是由丝虫寄生于淋巴组织、皮下组织或腔膜腔所致的寄生虫病。中国内流行的是淋巴丝虫病。临床表现早期为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晚期则出现淋巴管阻塞症状。血中有微丝蚴的患者或带虫者是主要传染源,经蚊虫叮咬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本病属中医“流火”、“大脚风”、“膏淋”范畴。

血丝虫病(象皮病)--俗称“大脚疯”这个词我们现在已经很少听到了,不过在上个世纪前半叶这种病在中国十分常见,它最典型的后遗症就是下肢严重肿胀,在民间曾经流传着“八人围桌坐,狗子钻不过”的民谣,意思是指腿肿得厉害,围坐一起中间没有缝隙,这是丝虫病危害的真实写照。血丝虫病是一种通过蚊子传播的寄生虫病,病原存在于动物身上,在人与人之间没有传染性。血丝虫病会严重破坏人体的淋巴系统,导致其反复发生炎症,致使患病者失去劳动能力。


它使身体人某部分长得与大象类似。 在它到达先进的阶段之前,受害者可能没有任何明显的迹象。 所以,只有当人十五到三十岁时,才会开始显示症状。 患者的皮肤和组织会有不正常扩大的迹象,特别是在人,腿、胳膊和阴部。 妇女的扩大现象通常发生在在他们的腿、乳房和生殖器等部分。

遭受象皮病折磨的人大概有120百万人,印度是主要的受害者,约有三分之一。 三分之二在非洲、南亚、太平洋和美洲。据悉,该病不会在人体间直接传染。

血丝虫病(象皮病)的主要症状:

阻塞部位决定象皮病病灶:
1,鼠蹊部淋巴管阻塞:波及四肢及:外生殖器。
2,胸管或腹部中央淋巴管阻塞:波及:外生殖器(阴茎,阴囊,阴唇)。

会造成象皮病的淋巴性丝虫病主要有三种
1,氏丝虫
2,马来丝虫(马来亚丝虫),多盛行于亚洲。
3,马来timori(提摩利丝虫,帝汶丝虫),很少影响生殖器。

肾脏或泌尿道淋巴管曲张破裂,什么淋巴液相关的例句尿液混合造成。
2,鞘膜乳糜肿(Chylocele),阴囊水肿(积水)---睪丸鞘膜“(丘尼卡vuginalis”)淋巴管破裂造成。
3,乳糜腹水---腹膜淋巴管破裂造成,乳糜液治疗大全 - 宜配网可发现恭硕丝虫。
4,类象皮症热(Elephantoid发烧)

治疗
1,药物治疗
2,以手术或内视镜直接取出虫体
预防方法清理积水,防病媒蚊滋长。

蛲虫



蛲虫又叫屁股虫或线虫,外形恰似一条白线,长度大约2厘米(约半寸),寄居在儿童的大肠内,有时随儿童的粪便排出,在粪便中可见无数白色小虫蠕动,这便是蛲虫。蛲虫成虫寄生于人体的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及回肠下段。当人睡眠后,肛门括约肌松弛时,部分雌虫爬出肛门,在附近皮肤产卵。产卵后,雌虫多因干枯死亡,少数雌虫可由肛门蠕动移行返回肠腔。若进入阴道、子宫、输卵管、尿道或腹腔、盆腔等部位,可导致异位寄生。虫卵在肛门附近,卵内胚胎很快发育为幼虫,并在卵内蜕皮1次,即为感染期卵。雌虫的产卵活动引起肛周皮肤发痒,当患儿用手搔抓时,虫卵污染手指,再经口食入,形成自身感染。感染期卵也可散落在衣裤、被褥、玩具、食物上,经吞食或随空气吸入等方式使人感染。自吞食感染期虫卵至雌虫产卵约需2~6周。雌虫在人体内存活一般不超过2个月。

蛲虫人类(尤其是儿童)肠内常见的寄生虫,也见於其他脊椎动物。雄体长2~5公釐(约0.08~0.2吋),雌体长8~13公釐。尾端长,如针状。常寄生於大肠内,有时见於小肠、胃或消化道更高部位内。雌体受精後向肛门移动,并在肛门附近的皮肤上排卵,随即死亡。蛲虫在皮肤上爬动引起痒觉,搔痒时虫卵黏在指甲缝,後被吞下,然後入肠。生活周期15~43天。

蠕形住肠线虫简称蛲虫,主要寄生于人体小肠末端、盲肠和结肠,引起蛲虫病。蛲虫病分布遍及全世界,是儿童常见的寄生虫病,常在家庭和幼儿园、小学等儿童集居的群体中传播。
形态:成虫细小,乳白色,呈线头样。雌虫大小约为8~13mm×0.3~0.5mm,虫体中部膨大,尾端长直而尖细,常可在新排出的粪便表面见到活动的虫体。雄虫较小,大小约为2~5mm×0.1~0.2mm,尾端向腹面卷曲,雄虫在交配后即死亡,一般不易见到。虫卵无色透明,长椭圆形,两侧不对称,一侧扁平,另一侧稍凸,大小约50~60μm×20~30μm,卵壳较厚,分为三层,由外到内为光滑的蛋白质膜、壳质层及脂层,但光镜下可见内外两层。刚产出的虫卵内含一蝌蚪期胚胎。

蛲虫的生活史

成虫寄生于人体肠腔内,主要在盲肠、结肠及回肠下段,重度感染时甚至可达胃和食道,附着在肠粘膜上。成虫以肠腔内容物、组织或血液为食。雌雄交配后,雄虫很快死亡而被排出体外;雌虫子宫内充满虫卵,在肠内温度和低氧环境中,一般不排卵或仅产很少虫卵。当宿主睡眠,肛门括约肌松弛时,雌虫向下移行至肛门外,产卵于肛门周围和会阴皮肤皱褶处。每条雌虫平均产卵万余个。产卵后雌虫大多自然死亡,但也有少数可返回肠腔,也可误入阴道、子宫、尿道、腹腔等部位,引起异位损害。

粘附在肛门周围和会阴皮肤上的虫卵,在34~36°C,相对湿度90%~100%,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卵胚很快发育,约经6小时,卵内幼虫发育为感染期卵。雌虫在肛周的蠕动刺激,使肛门周围发痒,当患儿用手搔痒时,感染期卵污染手指,经肛门—手—口方式感染,形成自身感染;感染期虫卵也可散落在衣裤、被褥、玩具、食物上,经口或经空气吸入等方式使其他人感染。吞食的虫卵在十二指肠内孵出幼虫,幼虫沿小肠下行,在结肠发育为成虫。从食入感染期卵至虫体发育成熟产卵,约需2~4周。雌虫寿命一般约为1个月,很少超过2个月。但儿童往往通过自身感染、食物或环境的污染而出现持续的再感染,使蛲虫病迁延不愈。
虫卵:淡黄色;一则较平,一则稍凸;有两层壳质,内多为一幼虫。


成虫寄生于肠道可造成肠粘膜损伤。轻度感染无明显症状,重度感染可引起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雌虫偶尔穿入肠壁深层寄生,造成出血、溃疡,甚至小脓肿,易误诊为肠壁脓肿。雌虫在肛管、肛周、会阴处移行、产卵,剌激局部皮肤,引起肛门瘙痒,皮肤搔破可继发炎症。患者常表现为烦躁不安、失眠、食欲减退、夜间磨牙、消瘦。婴幼儿患者常表现为夜间反复哭吵,睡不安宁。长期反复感染,会影响儿童身心健康。

蛲虫虽不是组织内寄生虫,但有异位寄生现象,除侵入肠壁组织外,也可侵入生殖器官,引起阴道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若虫体进入腹腔,可导致蛲虫性腹膜炎和肉芽肿,常被误诊为肿瘤和结核病等。
蛲虫性阑尾炎成虫寄生在回盲部,成虫容易钻入阑尾引起炎症。根据13522例急性阑尾炎患儿住院手术的阑尾切除标本病理检查,蛲虫引起的阑尾炎占3.7%,也有报告高达9.2%。阑尾内寄生的虫数为1至数条,曾有报告虫体多达191条者。蛲虫性阑尾炎的特点为疼痛部位不确定,多呈慢性过程。

蛲虫性泌尿生殖系统炎症雌虫经女性阴道、子宫颈逆行进入子宫、输卵管和盆腔,可引起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或输卵管炎。曾有蛲虫卵侵入子宫内膜导致不孕症的报告。国内曾对431名女童采用透明胶纸法于晨起粘拭肛门周围和尿道口,结果蛲虫卵阳性率分别为52.5%和35.3%。蛲虫刺激尿道可致遗尿症,侵入尿道、膀胱可引起尿路感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道剌激症状。虫体偶尔也可侵入男性的尿道、前列腺甚至肾脏。此外,还有蛲虫感染引起哮喘和肺部损伤等异位损害的报告。

蛲虫病临床表现


检查蛲虫
(一)肛门周围或会阴部瘙痒:是由蛲虫产生的毒性物质和机械刺激所产生,夜间尤甚,影响睡眠,小儿哭闹不安。由于奇痒抓破后造成肛门周围皮肤脱落、充血、皮疹、湿疹。甚而诱发化脓性感染。

(二)消化道症状:蛲虫钻入肠粘膜,以及在胃肠道内机械或化学性刺激可引起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三)精神症状:由于寄生虫在体内排出的代谢产物,导致精神兴奋,失眠不安,小儿夜惊咬指等。小儿的异嗜症状,蛲虫病患者最为常见,如嗜食土块、煤渣、食盐等。

(四)其他症状:由于蛲虫的异位寄生所引起,如:阴道炎、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等。也可侵入阑尾发生阑尾炎,甚止发生腹膜炎。

蛲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蛲虫呈世界性分布,其感染率与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无密切联系。即使在发达国家蛲虫亦较常见,例如美国的蛲虫病是最常见的蠕虫病,估计感染人数为4200万。感染率一般是城市高于农村,各个年龄人群均可感染,但以5~7岁幼童感染率较高。其分布具有儿童集体机构及家庭聚集性的特点,而且蛲虫生活史简单,虫卵发育迅速,感染期虫卵抵抗力强(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可存活20天),因而蛲虫病流行广泛。中国人群平均感染率为26.36%,个别地区高达79.83%。感染者一般有数十条蛲虫寄生,重度感染者可多达5000至10000条。病人和带虫者是惟一的传染源。
根据蛲虫病传播和流行的特点,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以防止相互感染和自身重复感染。蛲虫卵的抵抗力较强,在室内一般可存活3周左右。在幼儿园的教室、寝室内和玩具、衣被上常可查到蛲虫卵。此外,在儿童的指甲垢中亦可查见虫卵,这是造成相互感染和自身感染的重要途径,也是反复感染的原因。预防蛲虫病的关键是要讲究公共卫生、家庭卫生和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定期烫洗被褥和清洗玩具。用0.05%的碘液处理玩具,1小时后可将虫卵全部杀死。这种低浓度的碘对人体皮肤没有刺激性,是有效而又简便的消毒剂。对蛲虫病的预防强调应用综合性的防治措施,这样才可有效地防止再感染,达到消灭蛲虫病的目的。对蛲虫病流行的地区,应有计划地对儿童集居地成员进行普查普治,以彻底消灭传染源。

治疗措施

由于蛲虫病患者是本病的传染源,蛲虫病又极易自身感染、接触感染、吸入感染等。这样蛲虫病易广泛流行,以及在分布上具有儿童集体机械聚集性和家庭聚集性的特点,因此在治疗上应同时集体服药治疗,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1、http://www.cnm21.com/Jyck/jyerke_131.htm
2、http://www.1kum.com/pages/QJKllxnb.html
3、http://www.bjcdc.org/news.php?id=30784
钩虫

钩虫,一种寄生在人类和其它动物肠子里的蛔虫。钩虫呈白色,体长不到1.5英寸(13毫米)。普通美洲钩虫的拉丁学名为Necator americanus;旧大陆(东半球)十二指肠钩虫的拉丁学名为Ancylostoma duodenale。以上两种钩虫都属于蛔虫门(roundworm phylum),钩口线虫科(family Ancylostomidae),线虫纲(Nematoda)。 借助于嘴上的口囊,钩虫可附着在寄主的肠壁上吸食血液,导致寄主患钩虫病(hookworm disease)。钩虫病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非常普遍。其病症表现为腹部疼痛和缺铁性贫血。患钩虫病的儿童易出现液体潴留、发育不良。

钩虫的幼虫(蚴)生长于潮湿的土壤中。它们咬破皮肤,进入寄主体内。寄主赤足走在被钩虫污染的湿地上时,容易被钩虫缩身进攻。一旦进入体内,幼虫就会随血液进入肺部,然后再慢慢接近喉咙,通过吞咽动作进入肠内。在寄主的肠道里,雌性钩虫每天约产30,000个卵,这些卵经过身体,最后作为排泄物排出寄主体外,一天或两天内在土壤里又被孵化成幼虫。
 
如今,人类可借助药物四氯乙烯(tetrachlorethylene)及改善环境卫生的方法有效控制钩虫病。


钩虫的生活史

十二指肠钩虫与美洲钩虫的生活史基本相同。
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上段,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后,在温暖(25~30℃)、潮湿(相对湿度为60%~80%)、荫蔽、含氧充足的疏松土壤中,卵内细胞不断分裂,24小时内第一期杆状蚴即可破壳孵出。此期幼虫以细菌及有机物为食,生长很快,在48小时内进行第一次蜕皮,发育为第二期杆状蚴。此后,虫体继续增长,并可将摄取的食物贮存于肠细胞内。经5~6天后,虫体口腔封闭,停止摄食,咽管变长,进行第二次蜕皮后发育为丝状蚴,即感染期蚴。绝大多数的感染期蚴生存于1~2cm深的表层土壤内,并常呈聚集性活动,在污染较重的一小块土中,有时常可检获数千条幼虫。此期幼虫还可借助覆盖体表水膜的表面张力,沿植物茎或草枝向上爬行,最高可达20cm左右。


感染期蚴具有明显的向温性,当其与人体皮肤接触并受到体温的刺激后,虫体活动力显著增强,经毛囊、汗腺口或皮肤破损处主动钻入人体,时间约需30分钟至1小时,感染期蚴侵入皮肤,除主要依靠虫体活跃的穿刺能力外,可能也与咽管腺分泌的胶原酶活性有关。钩蚴钻入皮肤后,在皮下组织移行并进入小静脉或淋巴管,随血流经右心至肺,穿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此后,幼虫沿肺泡并借助小支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纤毛摆动向上移行至咽,随吞咽活动经食管、胃到达小肠。幼虫在小肠内迅速发育,并在感染后的第3~4天进行第三次蜕皮,形成口囊、吸附肠壁,摄取营养,再经10天左右,进行第四次蜕皮后逐渐发育为成虫。自感染期蚴钻入皮肤至成虫交配产卵,一般约需时5~7周(图16-13)。成虫借虫囊内钩齿(或板齿)咬附在肠粘膜上,以血液、组织液、肠粘膜为食。雌虫产卵数因虫种、虫数、虫龄而不同,每条十二指肠钩虫日平均产卵约为10000~30000个,美洲钩虫约为5000~10000个。成虫在人体内一般可存活3年左右,个别报道十二指肠钩虫可活7年,美洲钩虫可活15年。

钩虫除主要通过皮肤感染人体外,也存在经口感染的可能性,尤以十二指肠钩虫多见。被吞食而未被胃酸杀死的感染期蚴,有可能直接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若自口腔或食管粘膜侵入血管的丝状蚴,仍需循皮肤感染的途径移行。婴儿感染钩虫则主要是因为使用了被钩蚴污染的尿布,或因穿“土裤子”,或睡沙袋等方式。此外,国内已有多例出生10~12天的新生儿即发病的报道,可能是由于母体内的钩蚴经脂盘侵入胎儿体内所致。有学者曾从产妇乳汁中检获美洲钩虫丝状蚴,说明通过母乳也有可能受到感染。导致婴儿严重感染的多是十二指肠钩虫。

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人体经皮肤感染十二指肠钩虫后,部分幼虫在进入小肠之前,可潜留于某些组织中达很长时间(有报道为253天)。此时,虫体发育缓慢或暂停发育,在受到某些刺激后,才陆续到达小肠发育成熟,这种现象被称为钩蚴的迁延移行。Schad等曾用十二指肠钩虫丝状蚴人工感染兔、小牛、小羊、猪等动物,经26~34天后,在其肌肉内均能查出活的同期幼虫。提示,某些动物可作为十二指肠钩虫的转续宿主。人若生食这种肉类,也有受到感染的可能性。

钩虫病临床表现

钩虫的丝状蚴和成虫二个虫期均可致病,可引起的疾病有以下几种:

1. 钩蚴性皮炎(俗称 打粪毒)多见于与泥土接触的手指、足趾间,也可见于手、足的背部。主要症状是皮肤有针刺、灼烧感,奇痒难忍,进而可有丘疹出现,1-2日内出现红肿及水疱;继发感染后可形成脓疱,最后结痂愈合。 

2. 钩蚴移行至肺部时可引起肺局部出血及炎症。患者症状有咳嗽、痰中有血、并可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可持续干咳和哮喘。 

3. 钩虫病 病人可有消化道症状和贫血症状。 成虫以口囊咬附肠粘膜,造成肠壁的出血、溃疡等损伤,导致的消化道症状主要有:初期为上腹不适及隐痛、后发展为恶心、呕吐、腹泻等;食欲增加而体重却渐轻,少数患者有异食症:喜食一些不能吃的东西:生米、泥土、煤渣、破布等。补铁后些现象消失。 长期失血造成低色素小细胞型贫血:主要症状有:皮肤蜡黄、粘膜苍白、头晕、气短乏力和心慌等。有的病人有面部及全身浮肿、以下肢多见,所以中医又称本病为黄胖病、黄肿病等。

4. 婴儿钩虫病 患儿可有腹泻、黑便,严重贫血、肝、脾肿大等症状,死亡率高(4-7%)。

钩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治疗患者控制传染源是预防钩虫病传播的重要环节,在流行区应定期开展普查普治工作,一般宜选在冬、春季进行。常用驱虫药物有:甲苯咪唑、丙硫咪唑、噻苯咪唑等药,除对成虫有杀灭驱虫作用外,对虫卵及幼虫亦有抑制发育或杀灭作用。用噻苯咪唑配制15%软膏局部涂敷,可治疗钩蚴性皮炎,若同时辅以透热疗法,效果更佳。将受染部位浸入53℃热水中,持续20~30分钟,有可能杀死皮下组织内移行的幼虫。

加强粪便管理及无害化处理,是切断钩虫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采用粪尿混合贮存,经密封式沼气池、五格三池式沉淀等杀灭虫卵后,再用于旱地作物施肥。急需用肥时可用畜粪或化肥代替。

加强个人防护和防止感染,耕作时提倡穿鞋下地,手、足皮肤涂沫1.5%左旋咪唑硼酸酒精液或15%噻苯咪唑软膏,对预防感染有一定作用。应尽量争取使用机械劳动代替手工操作,以减少感染机会。

最后,这里有一篇很详细的关于钩虫发现的历史的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